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新都县志

新都县志

①十八卷首一卷,清张奉书纂修。张奉书,江苏人,曾任新都县知县。新都县旧无志,乾隆初陈铦肇修,然草创未及授梓。嘉庆年间亦曾纂修志书一部,然仓促盈帙,以应檄取,实可谓漏脱讹夺之作。张奉书任县令后,旁搜博采,广为考证,修成志一部。《新都县志》道光二十四年(1844)刻本。此志考证精审,正旧志之误者甚多。如旧志职官列卫常、苏实、卢照邻、王几于知县,实为大谬。卫常,尝凿西湖,引都江堰之水,灌溉田亩,此新繁事。苏实为令亦在新繁,其皆与新都无涉。唐卢照邻、宋王几,则皆为县尉,非县令也。此志则详为引述,一一更正。其卷十五艺文志,载咸丰年间剑州李榕所为谢忠憨公子澄死事状及新都教谕谢景伯谢忠憨公传,皆为后人所补入。该志尚有民国三年(1914)刻本和民国十七年(1928)铅印本。② 六编,清陈习删等修,闵昌术等纂。陈习删,曾任新都县知事。闵昌术,举人。新都县志创修于道光知县张奉书,此志为续张志而作。《新都县志》民国十八年(1929)铅印本,为六编,第一编曰舆地,除图序外,尚包括沿革、疆域、官署、城池、乡镇、形势、山川、水利、物产。第二编曰政纪,包括职官、治绩、户籍、赋役、教育、实业、交通、自治、惠政、旌典。第三编曰礼俗,包括享祭、宗教、社会。第四编曰人物上,包括选举、毕业、仕宦;人物中,包括贤良、忠义、孝友、文学、武功、行谊、独行、方技、隐逸、寓贤、寿民、节妇、贞烈、寿妇。第五编曰人物下,为列传。第六编曰文徵外纪。此志体例踵其道光张奉书志,叙次井然。其分门别类,归纳有法,与食古不化抢攘割裂者大相悬殊。第六编外纪详记粮税之蠲免与预征,使读者怵目惊心,可供后人参考。然此志文笔平淡无奇,可称道者不多。

猜你喜欢

  • 论语体略

    一卷。晋郭象(252-312)撰。清马国翰辑。象字子玄,河南(今河南洛阳)人。晋哲学家。曾为东海王司马越的太傅主簿。撰《隋志论语体略》二卷。《旧唐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并同。今皇侃疏引仅九节。

  • 恭颂大清千字文

    一卷 不著编者名氏。成亲王永理(?-1824)书。元和袁治模嘉庆十七年(1812)三月摹勒上石,世传有诒晋斋墨拓本。永理为高宗皇帝十一子,乾隆间封成亲王,嘉庆间任军机处行走,精于书法。是编系取梁周兴嗣

  • 丰润县志

    ①十三卷。明王纳言修,石邦政、谷九鼎纂。王纳言,字梧月,常州武进人,嘉靖进士,曾任丰润县知县。石邦政,号文衢,丰润县人,嘉靖举人,官陕西延安府同知。谷九鼎,字时举,号还山,丰润县人,庠生。隆庆四年王纳

  • 古微堂诗集

    十卷。清魏源(1794-1857)撰。魏源,字默深。湖南邵阳人。道光二年(1822)中举,道光二十四年(1844)应礼部试,获三甲同进士出身。官至高邮知州。曾从刘逢禄学《公羊春秋》。和龚自珍同时主张“

  • 高邮王氏四种

    一百三十一卷。清王念孙、王引之撰。王念孙生平在《广雅疏证》中、王引之生平在《经义述闻》都已著录。是编汇辑王氏父子著作四种,有王念孙《读书杂志》十种八十二卷,对《逸周书》、《战国策》、《史记》、《汉书》

  • 明人尺牍、国朝尺牍

    八卷。清马锦以无锡秦瀛所藏明清两代尺牍勒石。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刻成。各四卷,明七十二家,清二十三家。其选择摹勒皆精。明人尺牍,多是朱卧庵之旧藏。朱卧庵名亦,精于鉴别,凡留耕堂中物,皆可观。古人

  • 利川县志

    ①十卷,首一卷,清何蕙馨修,吴江纂。何蕙馨,字仲香,河南息县人,增贡,官利川知县。吴江,字枫桥,本县人,贡生。按利川,向属土司,明以来,先属菱州,后属施州卫,乾隆元年(1736)改利川县,以忠孝、忠路

  • 枕中书

    一卷。旧本题晋葛洪撰(不确)。《枕中书》,又名《枕中记》,主名《元始上真众仙记》,略称《上真众仙记》、《元始上真记》、《众真记》。书中所述的主要内容是诸神仙结精化生、官号及治所等。先叙葛洪于罗浮山夜遇

  • 抱碧斋诗

    ① 四卷。《词》一卷。清储国钧(约康熙、乾隆年间在世)撰。储国钧字长源,江苏宜兴人。他博览强记,能文章。尤喜为诗,科场屡试不第,乃浪游山水。晚年复精词律。有《一壑风烟集》、《抱碧斋集》等。是书内容卷一

  • 龟甲兽骨文字

    二卷。(日本)商周遗文会(吉金文会)编。这是日本出版的第一部著录甲骨文字的书。线装,二卷二册。每册各有甲骨拓片三十页,共收甲骨拓本一千零二十三片。另有《龟甲兽骨文字抄释》二卷,系日本林泰辑编著,分别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