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方言类聚

方言类聚

四卷。明陈与郊撰。陈与郊(1544-1611)字广野,号禺阳,又号玉阳仙史、高漫卿、任诞轩、隅园,海宁(今浙江海宁县)人。万历二年(1574年)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工诗,好戏曲创作,有《昭君出塞》等剧作。尚著《檀弓辑注》、《杜诗评注》、《文选章句》等,均传于世。《方言类聚》取扬雄原本,依《尔雅》篇目,别为编次,所析凡《释诂》、《释言》、《释人》、《释衣》、《释食》、《释宫》、《释器》、《释兵》、《释车》、《释舟》、《释水》、《释土》、《释草》、《释兽》、《释鸟》、《释虫》十六类。计六百六十九条。为使各条以类相从,对原本顺序有所变动,如原本第三卷“氓,民也”至“枨,随也”数语,移入卷首为《释诂》;原本卷首“党,晓也”两节则列为《释言》,反载于“敦、丰、庞、”一节之后。是书把郭璞原注总附于每节之后,低一格以别之。间有双行夹注,为陈氏考订音切字形同异者。《方言类聚》刊于万历甲辰(1604年),《四库全书提要》入“小学类存目”。

猜你喜欢

  • 源流至论

    亦称《古今源流至论》。前集十卷,后集十卷,续集十卷,别集十卷。前、后、续集为宋林駧(生卒年不详)撰。林駧字德颂,宁德(今属福建省)人。别集宋黄履翁(生卒年不详)撰。黄履翁字吉父,生平籍贯均不详,可能也

  • 绘图列女传

    十六卷。明汪某撰。汪某佚名,新安人。书前有汪庚序,以为此书为道昆作。以道昆万历十四年(1586)所刻《弘明集》、《广弘明集》字体证之,该书亦为万历年间所刻。书中纪年止于万历元年(1573),成书必在万

  • 周官学

    一卷。清末刘光撰。刘光,湖北大冶人。刘氏此书,书首有光绪三十三年(1908)自序,称“观今所仿行东西各政,……无一不在是书(指《周官》一书)中。爰逐条对举,以见我中国圣人,早具先见之明,为先路之导。”

  • 字考

    二卷。明夏宏(生卒年不详)撰。夏宏字用德,号铭乾,海阳(今广东潮安)人。此书上卷凡三类:误写字、疑似字、误读字;下卷凡二类:通用古字、用通联字。其意在于订正六书之讹,但不能求之《说文》深研古义,照抄后

  • 吴歈萃雅

    四卷。明周之际(生卒年不详)编。此编原署“茂苑梯月主人”选辑,实即周之际。又署“古吴隐之道民”校点,未详何人。全书分四集,每集一卷,共收南曲280套。前二集收高明,梁辰鱼等人所作散曲作品,后二集录元、

  • 北宋椠春秋公羊疏残本校勘记

    一卷。刘承干(1881-1963)撰。承干字贞一,号翰怡,别署求恕居士,浙江上虞人,迁居上海。喜校刻古书,刊有《嘉业堂丛书》、《吴兴丛书》、《求恕斋丛书》、《留余草堂丛书》、《希古楼金石丛书》等,编有

  • 养生杂纂

    二十二卷、附《养生月览》二卷。宋周守忠(生卒年不详)编辑。周守忠号松庵,生平事迹不详。平生注重养生,特搜集有关养生宜忌等事,按月编录成书,取名为《养生月览》。后在此基础上广为搜录,撰成《养生杂纂》,全

  • 弟经

    一卷。明林允昌(生卒年不详)撰。林允昌字为磐,号素庵,晋江(今属福建)人。天启进士,官至吏部郎中。著有《易史象解》等书。此书仿《孝经》分十八章,篇末引诗亦仿《孝经》之体。所言多为旧论,没有新义。《四库

  • 西藏新志

    三卷,清许光世、蔡晋成合纂。许光世,字剑虹。蔡晋成,字剑修。两人皆为江苏阳湖人,宣统三年(1911)同任上海自治编辑所编辑。全书三卷,分为:地理、政治、历史:以位置、境界、幅员、人口、山脉、河流、湖泊

  • 慈卫室诗草

    一卷。《粤行集》一卷。《讱庵诗稿》一卷。《非庵诗稿》一卷。谭延闿(1876-1930)撰。谭延闿,湖南茶陵人,字组安,光绪进士,散馆授编修。1912年入国民党,曾任国民政府主席。此诗集四卷,皆谭延闿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