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易原就正

易原就正

十二卷。清包仪(生卒年不详)撰。包仪字羽修,河北邢台人。拔贡生。其自序称,早年听说有《皇极经世》而没有途径得到此书。从顺治辛卯到康熙己酉,七经下第,贫不自存,薄游麻城,才从王可南家得此书。到江宁后,寄食于僧寺,求其旨一年,始有所收获。由于其学问从邵雍入手,故对陈抟先天图深信无疑。认为历来说《易》之家以千百数而言人人殊,皆未读《皇极经世》之故。其持论尤胶于一偏。但他的书发挥《易》义简洁明确,词意了然可知。每爻均用所变之卦注释,亦尚用左氏筮法,颇接近古义。对《易》理《易》象亦间有发明。收入《四库全书》。

猜你喜欢

  • 歙砚说

    一卷,辨歙石说 一卷。作者不详。《歙砚说》,主要记载歙砚石采掘之地,琢石之法,以及珍贵砚石的性质、声音、硬度、纹理、颜色等,并列举了“眉子”、“罗纹”、“金鈫”等珍贵砚石三十一种之多,也列举了砚石的十

  • 韵义便考

    六卷。清徐绍桢、龚嘉相同撰。龚嘉相字亮臣,滇南人,官怀远令。以官韵无善本,乃与其幕友徐绍桢同辑是书。编次按点画多寡为序。每字注末标明韵部、注以切语。义训遵《说文》、《玉篇》、《韵会》等,井征引经史子籍

  • 使交录

    十八卷。明钱溥撰。溥字原溥,华亭(今上海市)人。生卒不详。正统四年(1439)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尚书。谥日文通。该书是作者在天顺六年(1462)以翰林院侍读学士身份出使安南(今越南)时所作。书中主要记

  • 臣轨

    二卷,武则天撰。武则天(约624-705),名曌,并州文水(今属山西省)人。唐高宗去世之后,武则天以皇太后临朝执政,废中宗为庐陵王,居睿宗于别殿,不得预闻。又改东都为神都,改诸司官号,立武氏宗庙。徐敬

  • 初寮集

    八卷。宋王安中(1075-1134)撰。王安中字履道,中山曲阳(今河北定县)人。进士出身,累擢尚书左丞,出知燕山府,除大名尹,兼北京留守司公事。靖康初安置象州,绍兴初复左中大夫。少时曾师苏轼于定武,未

  • 白孔六帖

    一百卷。亦称《唐宋白孔六帖》,《白氏六帖》,《白氏六帖事类集》,或《白氏经史事类六帖》,唐白居易(772-846)、宋孔传(生卒年不详)编撰。白居易,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下邦(今陕西省渭南县)人

  • 经史辨疑

    一卷。清朱董祥(详见《读礼纪略》)撰。书前目录载辨经者三十二条,辨史者二十三条,总计应为五十五条,实际上五十一条,经史各缺二条。全书好为新说,未见根据,多属推测,所以舛谬颇多。

  • 楚辞听直

    八卷。《楚辞合论》一卷。明黄文焕(详见《诗经考》)撰。此书包括《楚辞听直》、《楚辞合论》两部分。《听直》作于狱中,其命名取屈原《九章·惜诵》“命咎繇使听直”之语,以寄托自己冤屈不平的感慨。卷首有黄氏崇

  • 海陵集

    二十三卷。《外集》一卷。宋周麟之(1118-1164)撰。周麟之,字茂振,海陵(今江苏泰州市)人,一说江宁(江苏南京)人。绍兴十五年(1145)进士,为武进尉。绍兴十八年应博学鸿词科试,合格,除左修职

  • 六书指南

    二卷。明李登(生卒年不详)撰。李登字士龙,号如真生,上元(今江苏南京)人,官新野县丞。是书成于万历壬辰(1592年),用千字文体,以四字为句,辨俗传讹体之字,供教诲童蒙之用。然而俗字很多,搜罗不备,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