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易经图释

易经图释

十二卷。明刘定之(1409-1469)撰。定之字主敬,号呆斋,谥文安,江西,永新人。正统六年(1436)年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明史》有传。该书用古本,以上下经及十翼分为十卷,但其中《象传》则以《大象》为《象传上》、《小象》为《象传下》,与古本小异。他认为“象”分大小,犹“雅”分大小,出于孔子所定。卷首列“先天”、“后天”诸图,大体与《本义》相同,只是不列河图、洛书,大概因为他的学说皆由太极、两仪、四象、八卦互推,不太用奇偶方位之故。他在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方位图下注云:“此图二经十传,皆无明文可见。”又图末总注云:“以上诸图,昔者学易之家失其传,而异端方士秘藏焉。邵子始复取归于《易》。程子与之同时,而于《易传》向置之不论,岂未尝得见此于邵子欤?,,则虽坚主陈抟之学,而亦微觉其未安矣。上经、下经每卦六爻,各总为一图,都用俪偶之辞概括爻义,左右上下,以次排列,而用墨线分合交贯,很象坊本讲章的节旨。《彖传》则上经、下经各为一总图,横排六十四卦,而用卦德、卦象、卦体、卦变直列四格,再把经文分隶之,就象史家的年表。《大象》以大学三纲领、八条目为纲,以经文相类者分配其下;《小象》则似一个等韵图谱,以三百八十四爻为经,四声十九部为纬。这些东西与经义关系都不很大。《文言》、《系辞》则或一节为一图,或总括数节为一图,各标其语脉相连之处。《说卦传》前几节,仍以先天、后天诸说作图;其取象诸节,另作一表,经以八卦,纬以天象、地法、人身、物类、草木、鸟兽六格,填列传文,也毫无取义。《序卦》只有反对一图,《杂卦》不为图,也不置一语。因为该书大旨在标示六爻之义,其余都是杂凑足卷、蔓衍成书。《四库总目》入存目。有《刘文安公全集》刻本。

猜你喜欢

  • 衍约说

    十三篇。撰人不详。卷首有小引数行,称其祖以约自号,为了垂训后人,摘取古人论述可以法戒者,分类编撰,而衍其说于左,故称其书为《衍约说》。后有自跋,题上章阉茂,均不知为何人。书中征引古人论述,皆至南宋而止

  • 念贻剩迹

    一卷。清周宣智编。周宣智自号镜亭老人,长沙(今属湖南)人。生卒年不详。本书记载明末张献忠入湖广时周宣智曾祖继圣一家抵抗事。事载于《湖广通志》中,乾隆二十七年(1762),周宣智又辑录其行状墓铭之类,并

  • 法帖谱系

    二卷。宋曹士冕撰。曹士冕,字端可,号陶斋,都昌(今属江西省)人。南宋末年曾由幕僚而做到州郡一级的官。此书序宋代法帖的源流,上卷著录谱系图,首先是淳化法帖,以下为二王府帖,绍兴国子监本,淳熙修内司本,大

  • 陆氏毛诗异文辑

    一卷。清沈淑(详见《毛诗异文补》)撰。此书摭拾唐陆德明《经典释文》音释解诗所引异文,汇为一编,搜罗排比,大体上还算该洽。虽然所辑之文,或并录音释,或释文本有音释而此书只辑异文。又《释文》所引经文,有与

  • 清贾汉复补刻孟子

    (石刻本)清贾汉复补刻。汉复字胶侯,号静庵,曲沃(今山西曲沃县)人。明季为淮安副将,入清,隶正蓝旗汉军,官累至右副都御史、兵部尚书、陕西巡抚。此《孟子》石经,为康熙七年汉复巡抚陕西时所补刻。按今天所谓

  • 溪堂集

    十卷。宋谢逸(生卒年不详)撰。谢逸,字无逸,临川(今江西临川)人。逸屡举不第,终生布衣。然其博学工文词,操履峻洁,为一时名士。与其弟谢并列“江西诗派”二十五人之中。曾作蝴蝶诗三百首,人盛传之,称其“谢

  • 桂香云影乐府

    清秋绿词人填谱。作者生平不详,书前题有“秋绿词人填谱”字样,并载有鸥梦词人所作序言,署“柔兆敦牂序于珠湖小沧浪馆”字样。其序称“秋绿词人司马题桥,士衡入洛,往往携花入座,掷果盈车,将打浆之迎,复动弃繻

  • 山谷内集

    三十卷。《外集》十四卷。《别集》二十卷。《词》一卷。《简尺》二卷。《年谱》三卷。宋黄庭坚(1045-1105)撰。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

  • 归安县志

    五十二卷,首一卷。清李昱修,陆心源纂,陆心源详见《同治湖州府志》条目。《归安县志》光绪七年(1881)刻本,卷首为县境图。卷一至卷十三舆地略。卷十四至卷十九经政略。卷二十至卷二十三艺文略。卷二十四至卷

  • 汉川县志

    二十二卷,首一卷,清德廉等修,林祥瑗等纂。林祥瑗,字铁樵,本县人,道光贡生,举孝廉方正,郧西县训导,升教谕、江汉书院监院。汉川虽旧无专志,但留心掌故。如邑人林莘、秦汉陆、周云门、周序东,皆有遗稿。历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