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析疑

春秋析疑

二卷。清刘景伯(详见《春秋提纲》)撰。该书是作者所著《枕经堂文集》中的一种。全书分上下二卷。原为十六卷,该书是其选本,共九十篇。不尽释《春秋》全经,只就其中的疑义分别分析,标经文为题目,间或在下面附注年月。大旨在于辨析疑义,以正诸家之失。该书攻驳诸家之说往往中理,但也有略于考证、横生议论、牵强附会之处。该书有清咸丰三年(1853)刊《枕经堂文集》本。

猜你喜欢

  • 东里生烬余集

    三卷。清汪家禧(1774-1816)撰。汪家禧,字汉郊,自号东里生,浙江杭州人。杭州府学廪膳生。其人博学多才,思力深厚,长七略之学,但终生困厄,仕途不得意,甫及贡而卒。汪家禧生平撰著甚多,门人曾辑其遗

  • 周易易解

    十卷。清沈绍勋撰。沈绍勋字竹祁,钱塘人。此书前有章太炎序,谓其治易聚诸家说解至二千种,凡所采择,上取汉儒之象数,中采宋儒之图书,下及明清诸儒之精意及古今传注。旨在打破汉宋门户之见。书中采用象数义理相结

  • 孙子

    一卷。孙武撰。孙武字长卿,春秋末年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人(此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生卒年不详,约与孔子同时代。孙武为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以兵法见于吴王阖庐。阖

  • 期不负斋全集

    二种,十四卷。清周家楣撰。周家楣字筱塘,江苏宜兴人。咸丰年间进士,曾官礼部主事,两任顺天府尹,兼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上行走。全集二种为《政书》九卷、《文集》五卷。《政书》记吏治邦交之事。光绪九年(1

  • 陶庐杂咏

    见《陶庐杂录》。

  • 四书改错

    二十二卷。清毛奇龄(详见《四书正事括略》)撰。题云《改错》,系改朱子之错。朱子作《四书章句集注》,自谓铢两悉称,经数百年无微词。但朱注详义理而略名物,义理也不能说无谬误。毛奇龄治经专主攻朱。是书更深文

  • 翰墨选注

    十二卷。旧本题明屠隆(1542-1605)编。屠隆字长卿、纬真,号赤水、鸿苞居士。鄞县(浙江宁波)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著有《篇海类编》。此书皆历代尺牍。书内纂错百出,《四库全书总目》以为必为

  • 唐语林

    八卷。宋王谠撰。生卒年不详。王谠字王甫,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宰相吕大防之婿。曾为京东排岸司,元祐四年任国子监丞,后改少府监丞。此书仿《世说新语》体例,按内容分门系事,并将《世说新语》原有的三十五门,

  • 历代赋格

    十五卷。清陆葇(1630-1699)编。陆葇,原名世枋,字义山,一字次友,号雅坪,浙江平湖县人。康熙六年(1667)进士,管内秘书院典籍。召试“博学鸿儒”一等,授翰林院编修,分纂《明史》。后奉命值南书

  • 诗经新义

    二十卷(已佚)。王安石(1021- 1086)撰。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庆历进士,仁宗嘉佑三年(1058)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