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

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

十一卷。清康有为(1859-1927)撰。康有为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人,门生尊为南海先生。近代著名思想家、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组织者、领导者。他自幼受理学熏陶,青年时从学于广东名儒朱九江,深受“特重气节而主济人经世”及“扫去汉宋之门户而归宗于孔子”的治学态度的影响。他“日有新思”,独好陆、王心学,以陆、王反对程、朱,“舍弃考据帖括之学,专意养心”,“以经营天下为志”。并涉猎西学,“知西人治国有法度”(《康南海自编年谱》)。儒学与西学是康有为的维新理论和哲学思想的源泉。1888年,上书极言时局,请求变法。1891-1895年,主讲于广州万木草堂,宗旨是“以孔学、佛学、宋明学(陆王心学)为体,以史学、西学为用”(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在此期间,结识今文经学家廖平,从廖平的《知圣篇》、《辟刘篇》中受到启发,先后作《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认为东汉以来的古文经皆刘歆为王莽纂汉而伪造,湮没了孔子的“微言大义”。他还奉孔子为“托古改制”的改革家,并阐发今文学“通三疏”、“张三世”的学说,形成了变法维新的理论体系。1895年,发动“公车上书”,后来又立学会,创报刊,为变法进行宣传、组织工作。1898年,在光绪的支持下,发动“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失败后,亡命日本。后来成立保皇党,反对革命,坚持改良。辛亥革命后,积极从事尊孔复古活动,为复辟帝制效力。1927年病逝于青岛。主要著作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戊戌奏稿》、《大同书》、《礼运注》、《康南海先生诗集》等。《春秋笔削大义微言》十一卷,康有为自认为“悟笔削微言大义于二千载之下”,推求《公羊》《穀梁》二传及董仲舒、何休“口说”,认为《春秋》在义不在事与文,《春秋》的大义是以口说,而不以文字传授。《春秋》口说的大义由《公羊》《穀梁》二传传授。《公羊》《穀梁》二传以大义依附于《春秋》经文,有同经同义、同经异义、异经同义等不同情况,如果舍去经文而传大义,则《公羊》《穀梁》二传的口说都是一样的。《春秋》口说,《公羊《穀梁》二传只传授其大义,至于其中的不同寻常的微言,则由董仲舒、何休的遗说中可以考求。而董仲舒、何休所传的口说,又与《穀梁传》及刘向的学说全合。《春秋》有未经孔子笔削的鲁史《春秋》,以及经过孔子笔削的《春秋》。于是他认为《春秋》有四本:一为鲁史原文,二为孔子笔削,三为孔子口说的《春秋》义,四为孔子口说的《春秋》微言。他把《春秋》经文分为三类:一为鲁史原文,二为孔子笔削之稿,三为现在的《春秋》经。有的是孔子因袭鲁史原文,有的是原文所无而由孔子增入,都分别标明。在卷首例言中他说孔经大义微言,只取《公羊》《穀梁》二传,不引后儒向壁虚构之说。实际上康有为该书立说即多主观臆说。该书有民国六年(1927)刊本。

猜你喜欢

  • 新城县志

    十四卷,首一卷。清崔懋修,严濂曾纂。崔懋字黍谷,辽宁襄平人,出身举人,康熙二十二年(1683)任新城知县。崔懋掌新城十年,见邑志创于明嘉靖年间邑令胡庆鸣,再修于天启邑令王象晋,三修于康熙十一年邑令马孔

  • 诗三家义集疏

    二十八卷。清王先谦(1842-1917)撰。该书收集三家遗说,很有独到见解。在序例中,王氏称《毛诗训沽》,有可取之处。如没有毛诗,则三家之说除见传记外,连其经文作何字都无法得知,《诗经》更无法成为完整

  • 亶爰子诗集

    二卷。明江晖撰。江晖,字景孚,仁和(今浙江杭县)人,生卒年不详。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改庶吉士,谏南巡,杖关下。出为广德知州,召授编修,进修撰,迁河南按察佥事。事迹具详《(康熙)仁和县志》人物传

  • 政余易图说

    六卷。清刘思问撰。思问字裕庵,河北赵县人(原书题庆源人即赵州),雍正举人,官至知县。此书名为《政余易图说》,实则图说仅一卷,余皆经文注释。另外,卷六以下尚有一册,释系辞说卦序卦杂卦等,不计卷数。自序云

  • 圣门乐志

    一卷。清孔传铎撰。传铎字振路,一字霁窗,系孔子六十四代孙,顺治、康熙年间袭封衍圣公。此书系作者为汇集圣庙祀典乐事而作。书中分目为:音器谱法、歌章四曲、迎凤辇曲、朝元歌、引导乐图、就位转位式、舞谱、乐器

  • 德化县志

    ①十六卷,清高植纂修,沈锡三续修,罗为孝续纂。高植,字槐堂,浙江武康县人,乾隆十四年(1749)进士,十六年(1751)任德化县知县。官至松江府同知。沈锡三,浙江德清人,乾隆四十年(1775)任德化知

  • 周易筮述

    八卷。清王宏撰(1622-1702)撰。宏撰字文修,一字无异,号山史,陕西华阴人。康熙十八年(1679)尝举为博学鸿词。王宏撰因朱熹说《易》本卜筮之书而作此书,以阐述其义。卷一为原筮、筮仪、蓍数。筮仪

  • 蛣蜣集

    八卷。明郑若庸(约1535前后在世)撰。郑若庸,字中伯,号虚舟。江苏昆山人。生卒年不详。年十六为诸生,以任侠不羁被斥,隐于支硎山,后为赵王厚煜所聘,为之著书。著有《蛣蜣集》、《北游漫稿》、《美隽》等。

  • 安甫遗学

    三卷。清江承之(1783-1800)撰。承之字容甫,安徽歙(今歙县)人。十四岁从张惠言学读,后治经,学郑氏《礼记》及郑氏他书,并及先汉诸儒之说。年仅十八,因病而卒。所著有《周易爻义》《虞氏易变表》、《

  • 麟指严

    四卷。明金兆清授,金盘参订。兆清,吴兴(今浙江吴兴)人。金盘为兆清之子。该书原为兆清口授,金盘加以参定而成。“麟指”即《春秋》经的微言大义。该书阐述《春秋》经义,主要从《春秋》中拟出题目,供读书人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