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经传类联

春秋经传类联

三十二卷。清王绳曾(1676-1755)撰,屈作梅补注。绳曾字武沂,号蓼原,无锡(今江苏无锡)人。幼年时受学于舅父秦道然,讲主敬之学。雍正年间,由进士官扬州府教授,不久归里,主讲东林书院。作梅字嵋雪,平湖(今浙江平湖)人。该书前有王绳曾原序及屈作梅后序,都不纪年月。据王绳曾序,他不满于宋人黄震《日钞》及徐晋卿《春秋经传类对赋》,于是对《春秋》经传之文分类汇辑,选择其中的隽语,联为骈体,以便记诵。又据屈作梅序,王绳曾原书在各卷之下只标明某公某年,而不全载其史事,于是根据经传,节录大要,补注在后面。可知该书原为王绳曾取《春秋》经传之词,稍加点窜熔铸,演为对偶,汇集成书。但在每句之下,只标年而不详注史事,不便学者;屈作梅于是节录传文,详加补注。其书分三十二卷,每卷为一类,分别为君德、储贰、臣道、父子、宗族、夫妇、闺阖、朋友、用人、政治、礼乐、赏罚、朝聘会盟燕享、武事、城邑、宫室、田猎、人品、言语、辞受褒与、施报、谗刺规谑、天文时令、祭祀、卜筮、妖祥、疾病丧葬、形体、车马、饮食、服饰、鸟兽、鱼虫、草木蔬果。该书形同类书,可备学者参考。有清嘉庆七年纫兰堂刊本。

清王绳曾(生卒年不详)撰。王绳曾字武沂,无锡人。雍正八年进士,官扬州府教授。此书采辑春秋经传的词语,稍加点窜,集为对偶,共三十四类。书之自序云:“宋徐晋卿《春秋类对赋》,拘于声韵,选词难工,事弗类从,尤如野战乃尤列入经解,得与诸家炳如列星,并垂不朽。兹编分类汇集,联为骈体,以便记诵。宁律不谐,不使句弱。宁句不工,毋使语俗。开府之长,庶几有取乎。”其自誉较高。

猜你喜欢

  • 旭华堂文集

    十四卷。《补遗》一卷。《续编》一卷。清王奂曾(约1691年前后在世)撰。王奂曾字元亮,别字思显,号诚轩。太平(今山西临汾)人,生卒年均不详。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官至湖广道监察御史。本编是其孙婿

  • 春秋辑传辨疑

    无卷数。清李集凤撰。集凤字翙升,山海卫(今河北秦皇岛市)人,曾任洛阳县丞。《畿辅通志》称集凤历三十年,凡四易稿,然后成《春秋辨疑》六十五卷;而此书未分卷帙,多达五十二巨册,大约属作者未曾编定之稿。此书

  • 方言注

    十三卷。东晋郭璞注。郭璞生平见“尔雅注疏”。《方言》注本,以郭注为最早。今本《方言注》十三卷。然郭氏《方言注序》谓《方言》有“三五之篇”,刘歆与扬雄往来书亦说《方言》十五卷。然《隋书·经籍志》与新旧《

  • 圣学宗传

    十八卷。明周汝登编。汝登字继元,又字海门,嵊县(今属浙江)人。生卒不详,万历五年(1577)进士,官至南京尚宝司卿。该书乃是一部揉合儒释二教的语录著作。据《明史·儒林传·王畿传》后所附之明儒学流派称,

  • 云川阁诗集

    九卷。清杜诏(1666-1736)撰。杜诏,字紫编。江苏无锡人。少时曾从严绳孙、顾贞观游,得其指授。康熙四十四年(1705)玄烨南巡。诏迎銮献诗,特命供职内廷。康熙五十年(1711),举人,翌年钦赐进

  • 文府滑稽

    十二卷。明邹迪光(1550-1626)编。邹迪光字彦吉,号愚谷。江苏无锡人。万历二年(1574)进士,累官福建副使、浙江佥事。著有《郁仪楼集》等多部。此书选自周、秦迄于唐、宋寓言俳谐之文,故以“滑稽”

  • 钟鼎逸事

    一卷。明李文秀撰。李文秀,昆明(今属云南)人,黔宁王沐英府中太监,生卒及事迹不详。《钟鼎逸事》一书主要记述黔宁王沐英逸事,前列祠堂碑记三篇,然后是言行拾遗录十一条,每条之后皆附有李文秀论,书末附唐愚士

  • 毛文龙被杀始末

    见《袁督师计斩毛文龙始末》。

  • 栾城先生遗言

    见《栾城遗言》。

  • 汪彦石所著书

    二种,二卷。清汪献玕撰辑。二种为《禹贡锥指节要》一卷、《夏小正传》一卷。两种均为经学著作。其中《禹贡锥指节要》,本书有专条介绍。两种均用为家塾教学童蒙。有同治年间群玉斋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