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朴园藏帖

朴园藏帖

六卷。清钱泳辑(1759-1844)刻。钱泳字梅溪,金匮(今江苏无锡)人。工书画,善辑摹古帖以之赠与巴光诰。按巴光浩所作跋说,钱泳博雅好古,平生所见晋唐宋元墨迹极多,便仿文氏《停云馆帖》之例,择其佳品双钩摹于石上,历三十年而不倦。共刻六十四石。命工镌于家塾之壁,以“朴园”二字题其端。其内容是:第一卷王羲之八帖,及王方庆万历《通天进帖》。王羲之开头一帖有“得足下万福”之语,这岂能是王羲之的话?其书迹薄弱无力,不知何人伪造。又《大道久不下》一帖,乃是唐人所书,自《郁冈斋帖》始便列入王羲之帖中,以后诸刻,皆沿袭其误。第二卷《兰亭序》神龙本、定武本各一种。又有《李太白诗》,虽取于取自宋帖,疑是宋人伪书,李太白之书法真迹,世上恐无得见。第三卷,颜真卿《竹山联句》,与正定梁氏摹本相同。按颜鲁公大学传本尚多,但都没有如此弱者,定非真迹。第四卷,范仲淹、范纯仁、文彦博、欧阳修、赵令畴、苏轼、朱熹、陆游、张孝伯、张即之、范成大等家书。其中苏轼三帖,惟《书昌黎盘谷序》为伪书。第五、第六卷皆赵孟頫之书,其中《天山冠诗》、《太湖石赞》等大书,与经训堂本同。总之,此帖大都选自名刻,间或有伪者,但其失不在钱泳。有杨州巴氏本。

猜你喜欢

  • 金台残泪记

    三卷。题“华胥大夫著”,作者真名为晚清张际亮。张际亮(1799-1844)字亨甫,号华胥大夫,福建建宁人。道光十六年(1836)举人,因得罪权贵,被人目为“狂生”,一生不曾作官,放浪山水,出入歌楼剧院

  • 江夏县志

    ①四卷,清马仲骏纂修。马仲骏,字澹庵,河南宜阳人,举人,官江夏知县。江夏县志,明万历以前无可考。万历十九年(1591)知县颜文选延邑人郭正域始修,其志不传。清康熙十二年(1673),命直省各修通志,省

  • 思玄集

    十六卷。明桑悦(1447-1503)撰。桑悦,字民怿。常熟(今属江苏)人。成化元年(1465)中举,后迁长沙通判。著有《思玄集》、《桑子庸言》。是集凡十六卷,包括赋一卷,文八卷,诗六卷,诗余一卷;另附

  • 三朝宸帖

    二卷。明董其昌生平见《红绶轩帖》书。此帖为明柏乡(今属河南省)吕兆熊官任凤阳巡抚时,由于其祖父、父亲及妻室等三代受到朝廷诰封,而请求董其昌作此书。该书计有诗文十六首,共二卷,且有董氏自题成书原因。与董

  • 阅微草堂笔记

    二十四卷。清纪昀(1724-1805)撰。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直隶献县(今河北献县)人,清代著名学者、文学家。乾隆进士,由编修、侍读学士累迁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早年讲考证之学,三十岁后以文章名天

  • 杨公政绩记

    一卷。清黄家遴撰。黄家遴奉天(今辽宁沈阳)人。生卒年不详。官至嘉兴知府。本书记载明代杨继宗遗事。杨继宗字承芳,阳城人,曾任嘉州知府,号为良吏。本书即记载其在嘉州任职时政绩。书末所附杨继宗本传一篇,较《

  • 河干问答

    不分卷。清陈法撰。陈法,字定斋,贵州人。康熙五十二年(1713)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检讨。五十六年(1717)充顺天府乡试同考官,五十九年(1720)充会试同考官。雍正初特旨举翰林才堪部务者,

  • 丁野鹤集

    见《丁野鹤先生诗词稿》。

  • 四书翊注

    四十二卷。清刁包撰。刁包详《易酌》条。本书计《大学》五卷、《中庸》三卷、《论语》二十卷、《孟子》十四卷。于《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诠解颇为详细,又以为《中庸》、《论语》、《孟子》皆为格物之书,故对“格

  • 夏小正训解

    四卷。《考异》一卷,《通论》一卷。清王宝仁(详见《周官参证》)撰。是书前有嘉庆十九(1814)毕宪曾、二十四年(1819)彭兆荪序及嘉庆十八年(1813)自序。其体例是先在记文下系己说,再在传文下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