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楚辞节注

楚辞节注

六卷。附《楚辞叶音》一卷。清姚培谦(1693-1780)撰。姚培谦,字平山,号鲈香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诸生,雍正中保举人材,不赴。好交游,名满江左。著有《楚辞节注》、《增集左传杜注》、《经史臆见》、《李义山诗笺注》等。《楚辞叶音》,清刘维谦(生卒年不详)撰。刘维谦,字双虹,号友萍。《节注》所收除朱熹《楚辞集注》二十五篇屈原诗作外,又从林云铭说,将《招魂》、《大招》归于屈原作品而收入书中。卷前有乾隆六年(1741)张奕枢序,姚氏例言八则,目录(卷一《离骚经》,卷二《九歌》,卷三《天问》,卷四《九章》,卷五《远游》、《卜居》、《渔父》,卷六《招魂》、《大招》)。注释体例为:每篇小题后,节录朱熹《集注》该篇小序,将《集注》章解分解为句解,小字夹注于当句之下,字音注于该字之下,以空格标出《集注》章的区分处。采取朱注外他家说法,注明姓氏并围以黑线标明。评注大意、章法等以“〇”号标别。此书一仍朱注,所不同者有四。一是“节繁举要”,二是对朱注“未详置之”的,除以王逸之说补充外,“偶从旁搜得之”为“开释蒙童”,三是删去朱注赋、比、兴之说,四是在叶韵上,“若龃龉不合之甚者,仍当依朱子,又或稍有变易”(均见《例言》)。可知此书,基本遵从朱说。《楚辞叶音》一卷。刘氏将《楚辞》各篇韵读不合后世音叶者242字摘出,以反切注音,或标声调同异。分《离骚经》、《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招魂》、《大招》九目,大抵本朱熹之说,无所发明。书末有姚培谦30字识语。版本有清乾隆六年(1741)自刻本,北京、浙江、福建图书馆,清华大学、山西大学藏。乾隆五十七年(1792)上洋博斯堂刊本,姜亮夫藏。

猜你喜欢

  • 中庸直指

    一卷。明史德清撰。是书无序例。诂义精确,多有胜于旧解的。其说修道之谓教,称上古之人性醇德全,无有一毫外慕,俱在大道化育之中,故不用教。及至中古,人心渐凿,知身可爱,性被物染。凡所作为不依性而依情。情则

  • 尚书注考

    不分卷。清陈泰交辑。陈泰交,字同倩,嘉兴人(今属浙江省),明末清初学者,生卒年不详。有《尚书注考》、《斋至斋集》。本书所谓《尚书注》,即金履祥之《书经注》。本书共列同字异解三百二十三条,如“稽古帝尧”

  • 稗史汇编

    一百七十五卷。明王圻(详见《东吴水利考》条)撰。此书搜采说部,分类编次,为纲者二十八,为目者三百二十。所载引用书目共八百零八种,但其中辗转裨贬、虚列其名者居多。如《三辅决录》、《吴录》、《三齐略记》、

  • 堪斋诗存

    八卷。清顾大申(约1662年前后在世)撰。顾大申本名镛,字震雉,一字见山,华亭(上海松江)人,生卒年均不详。顺治九年(1652)进士。授工部主事。曾辑有《毛诗》、《楚骚》及《文选诗》、《唐人诗》。自著

  • 海棠谱

    三卷。宋陈思(详见《宝刻丛编》)撰。《海棠谱》不见于《宋史·艺文志》,只有焦竑《国史经籍志》载有三卷,与此本相合。书前有开庆元年(1259)作者自序一篇,叙述海棠花风姿艳质,不在梅花、牡丹之下,故采诸

  • 静修先生文集

    二十二卷。元刘因(1249-1293)撰。因字梦吉,号静修。保定谷城(今属河北)人。习程朱理学。曾入仕,后辞官以著述为业。此集又称《静修集》,集内诗十四卷,乐府一卷,文七卷。有元至顺元年庚午(1330

  • 警心类编

    四卷。明张位(详见《问奇集》条)撰。此书是张位罢相后所辑。所以书中多有老子谦退之旨、佛氏因果报应等。

  • 希麟音义

    辽释希麟《续一切经音义》之简称。详见“续一切经音义”。

  • 任子道德论

    见《任子道论》。

  • 谈徽

    四卷。清外方山人(西崖)撰。是书分名、言、事、物四部,沿袭《通俗编》、《恒言录》传统,辑录俚言俗语,考辨源流,引书为证。卷首有嘉庆二十年(1815年)作者自序、嘉庆十六年(1811年)王玉树序、嘉庆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