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正谊堂诗文集

正谊堂诗文集

二十卷。清董以宁(1629-1670)著。董以宁,字文友,号宛斋,江苏武进县人。能诗文,尤工于词,于历象、乐律、舆地皆有造诣。与陈维崧,邹祇谟,黄永并称“毗陵四才子”,晚年至力经、易,著有《正谊堂文集》、《正谊堂诗集》、《蓉渡词》等。是集为董以宁诗文集。其中,诗集凡二十卷,为其门人朱廷铉等重编而成,集前有谢良琦序。收录了作者一生所作之诗,包括古乐府、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律、七律、五言排律、七言排律、五绝、七绝等,而以七律最多,占四卷。其诗无非寄赠、感悟、遣怀、送别之属,诗意平衍。并附有诠释、标点,将诗之精致之处单独标出。文集则不分卷,为宋荦选定。按序、记、书、论、辨、议、解、说、题辞、跋、传、碑、墓志铭、墓表、祭文之顺序排列,共录文七十六篇。并加有标点、分段及要旨概括、背景注释等,颇便阅读。然其文多为应酬之作,无多少可取之处。此书现有康熙三十九年(1700)书林兰荪堂刊本存世。

猜你喜欢

  • 欧阳恭简集

    二十二卷。明欧阳铎撰。欧阳铎字崇道,泰和(今江西)人。生卒年不详。正德年间进士。官至吏部右侍郎。谥恭简。事迹具明史本传。此书共二十二卷。其文娟秀自喜,而边幅颇狭。诗多近体,又逊于文。”可见其诗文成就不

  • 古韵通

    八卷。清柴绍炳撰。绍炳(1616-1670)字虎臣,晚年号省轩,浙江仁和(今浙江余杭县)人。明亡,归隐南屏,行医自给。学识渊博,尤精韵学。尚著《切韵复古编》、《通考辑略》、《省轩考古类编》、《经史通考

  • 说文形声疏证

    二十八卷。清朱士端撰。参见《说文校定本》。是编乃是《说文校定本》的原稿。在成书过程中,朱氏寓居王引之家中,曾得王念孙指点,且与陈宗彝、汪喜孙、陈辂、俞正燮、臧相、陈潮往复辨难,随之取二徐本加以订正,每

  • 春秋穀梁传时月日书法释例

    四卷。清许桂林(1778-1821)撰。许桂林字同叔,号月南,海州(今江苏海州)人,嘉庆丙子(1816)举人。著有《许氏说音》等。他笃信《穀梁传》,认为《公羊》、《穀梁》二传都说《春秋》书法以时、月、

  • 甘泉县志

    二十卷,首一卷。清吴鹗峙、王熙泰修,厉鹗等纂。吴鹗峙,山东沾化人。举人,乾隆三年任甘泉知县。王熙泰,盖州(今辽宁盖县)人,乾隆七年知甘泉县事。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号樊榭,浙江钱塘(今浙

  • 万善花室文稿

    六卷。《续编》一卷。《附录》一卷。清方履篯(1790-1831)撰。方履篯字彦闻,顺天府大兴(今属北京市)人,方国栋玄孙。嘉庆举人,知闽县。学问赅博,工诗词及骈体文,善隶书、精鉴赏。尤精志乘之学。纂有

  • 银海精微

    二卷。唐孙思邈(详见《备急千金方》)撰。“银海”,道家语,指眼睛。《四库全书》在该书《提要》中考证:“银海”指目,在王安石、苏轼之前未见,且此书唐宋志皆不著录,孙思邈本传亦不言有是书,据此断定此书作于

  • 成都苏帖

    六册。宋汪应辰辑苏东坡书帖。汪应辰(1118-1176),字圣锡,信州玉山(今江西玉山)人。官端明殿学士,知成都府。汪氏工于笔札,名重天下,刻苏东坡帖于成都西楼,共三十卷,但原刻本已散佚,只剩残帖十卷

  • 仪礼琐辨

    一卷。清常增撰。生卒年不详。江苏泰州(今江苏省中部)人。道光五年(1825)拔贡,聪慧过人,好学不倦,著有《一松楼文稿》、《竹叶山房外集》诸书。其传见于《续纂扬州府志文苑》,《艺文》有增所撰《仪礼琐辨

  • 韵府提纲

    二卷。清王士瑗撰。士瑗字诣蘧,别号蜗庐主人,山东潍县人。是书与华纲《字类标韵》相近,亦取《佩文韵府》之字,依《康熙字典》部分、各注明诗韵韵部。卷首有乾隆癸未(1763年)渤海李振琚序。次为凡例四则,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