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测圆密率

测圆密率

三卷。清徐有壬(1800-1860)撰。徐有壬字君青,又字钧卿,浙江乌程(今湖州)人。道光九年(1829)进士,官至江苏巡抚,1860年6月太平军克苏州,徐有壬被杀。著《务民义斋算学》七种,其中数学著作为《测圆密率》三卷、《造表简法》一卷(又名《垛积招差》)、《截球解义》一卷、《弧三角拾遗》一卷。《测圆密率》又名《割圆密率》,未记年月。1852年戴煦自序《外切密率》称:“泰西杜氏德美以连比例九术入中国,……但能求弦矢,而不能求切割二线,钧卿徐氏有切线弧背互求二术,”可知徐有壬此书当在1852年之前面世。《测圆密率》主要阐述三角函数和反三角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式,集当代诸家成说,参自己一家之见而成。其中卷一第五术为“圆径幂求圆周幂;”卷二首先叙述杜德美“弧背求正弦”、“弧背求正矢”、“正弦求弧背”、“正矢求弧背”四术,还给出了“弦矢求弧背”、“正切求弧背”、“弧背求正切”三术;其卷三共立大小互求十八术,即取自董祐诚的四术“大矢求小矢”、“小矢求大矢”、“大弦求小弦”、“小弦求大弦”,还有“大弦求小矢”、“小弦求大矢”、“大矢求小弦幂”、“小矢求大弦幂”、“大切求小弦”、“小切求大弦”、“大切求小矢”、“小切求大矢”、“大弦求小切”、“小弦求大切”、“大矢求小切幂”、“小矢求大切幂”、“大切求小切”、“小切求大切”。至于大小割线互求式,仅得四术,余未求得差根而无可立术。书中未载各术证法。徐有壬的《测圆密率》为融合中西方的圆率解析法作出了工作。《测圆密率》版本有1872年《务民义斋算学》本,《白芙堂算学丛书》本,《咫进斋丛书》本,《西学大成》本。

猜你喜欢

  • 樊川丛话

    八卷。明姜兆熊(约1570年前后在世)撰。姜兆熊,字恂如,归安(今浙江吴兴)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可考。著有《樊川丛话》八卷。《樊川丛话》记叙的都是杂事,分为朝庙、山川、考证、诗话、闺秀、仙释、怪异、数

  • 东原录

    一卷。北宋龚鼎臣(1010-1087)撰。龚鼎臣字辅之,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景祐元年(1034)进士及第。历官起居舍人、谏议大夫、户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京东东路安抚使、知青州,改大中大夫、提

  • 南汇县志

    二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金福曾、顾思贤修、张文虎等纂。金福曾,吴江县令,光绪初年知事南汇县,曾主修《吴江县续志》等。张文虎,本邑人,纂有《重修奉贤县志》等。此志首卷为序文、凡例、诸图;卷一志疆域,

  • 诸儒性理文锦

    八卷。旧本题兵部尚书常珽(生卒年不详)编,不著时代。考《万姓统谱》,常珽字方叔,福建连江人。宋嘉祐进士。累官吏部尚书、参知政事。似乎即此常珽。惟吏部字不同。疑二书当有一误,或编此书时适官兵部。其书全录

  • 无冤录

    二卷。元无名氏撰。《永乐大典》载有此书,称王与撰。王与生平不详,不知为何许人。作者在《无冤录》中自称曾任过盐官。书中所载多元代至元、元贞、大德年间的官牒条文,又多引《平冤录》、《洗冤录》中的文字。上卷

  • 春秋名字解诂

    二卷。清王引之(详见《经义述闻》)撰。王引之是清代著名经学家,精通小学。他用小学说经,用小学校经,因声音以审文字,因文字以察训诂,往往见解独到。他认为训诂的关键在于声音而不在于文字,声音相近往往文义相

  • 汉易十三家

    二卷。辑佚书,清胡薇元辑。胡薇元著有《霜录亭易说》(其生平事迹参见该条)。此本所辑有韩婴、蔡景君、施仇、孟喜、梁丘贺、古五子、淮南九师、京房、费直、马融、刘表、宋衷、荀爽等十三家《易》义,分为上下二卷

  • 周易本义阐旨

    八卷。清胡方撰。方字信天,一说字大灵,广东新会人,一说广东番禺人。岁贡生。胡氏死后数十年,其玄孙捷登将此书的家藏抄本示与观察使卢观恒,后经卢氏编校刊行。全书分上、下经,各有一至四卷,全书共八卷。书中先

  • 纬略

    十二卷。南宋高似孙(生卒年不详)撰。高似孙字续古,号疏寮。绍兴余姚(今属浙江)人。淳熙进士。历校书郎、会稽主簿、知处州。为官贪酷,谄事韩侂胄,为人所不齿。退居姚江著书,有《疏寮小集》、《郯录》、《砚笺

  • 说文谐声类编

    五卷。即《形声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