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渔洋山人自撰年谱

渔洋山人自撰年谱

二卷。清王士祯(1634-1698)自撰,清惠栋注补。士祯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今桓台)人。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卒谥文简。王士祯是清初著名诗人,论诗创神韵说。所作多写日常琐事及个人情怀,模山范水,吟咏风月。有《带经堂集》,又有《居易录》、《池北偶谈》等书多种。据谱后附士祯子启汧跋语,此谱自著于康熙乙酉(1705年),未几而忽患婴痒症,时作时辍。故丁亥(1707年)以下乃病中口授。谱中叙仕历、家事、交游及撰述等事。后再传弟子惠栋见此谱,又将自己所编士祯年谱散入各年,为之补注。此谱最早的版本为乾隆年间惠氏红豆斋刻本。又有《四部备要》中《渔洋山人精华录训纂》本、《万有文库》中《渔洋山人精华录训纂》本。

猜你喜欢

  • 大学示掌

    一卷。中庸示掌 一卷。清汤自铭撰。汤自铭,江苏武进(今江苏武进)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是书首有秦宫璧、汤自超序及例言。所取范围狭小,语言简赅,以便随处展玩及临场检阅,故曰示掌。义理均遵《朱子章句》,间

  • 赐余堂集

    十四卷。明吴中行(约1585年前后在世)撰。吴中行,字子道,号复庵,江苏武进人。生卒不详。隆庆五年(1571年)进士。官编修时,与赵用贤等论张居正,廷杖削籍。后屡起屡废,卒不大显,终于侍讲学士,掌南京

  • 别国方言

    《旧唐书·经籍志》称《方言》为《别国方言》,详见“方言”。

  • 疑礼问解

    四卷。附《疑礼问解续》一卷。朝鲜金长生(见《家礼辑览》)撰。此书为金长生平日与门人、朋友之间有关礼学的问答。参考前代礼书及诸家礼说,分门别类,对衣冠、居室、宗法及居家杂仪等都有所讨论,尤详于丧礼。书末

  • 留溪外传

    十八卷。清陈鼎(详见《东林列传》)撰。记载明末清初之事,分为忠义、孝友、理学、隐逸、廉能、义侠、游艺、苦节、节烈、贞孝、闺德、神仙、缁流十三部。立传人物事迹,多为传主亲友或本人选送,如本书卷首就有一则

  • 音韵问答

    一卷。清钱大昕撰。钱氏生平见“恒言录”。是编于《潜研堂文集》中摘出问答十五则,并益以《同音假借说》、《古今方音说》、《答严九能书》、《答周松蔼同年书》等,遂成一书。卷末有吴江沈懋德跋语,大略云:三十六

  • 长汀县志

    二十六卷,清陈朝义纂修。陈朝义,乾隆年间任长汀县知县。康熙五十七年(1718)邑令张文伟曾纂修邑志一部。陈朝义任县令后,以康熙张志为底本,参以省志郡志,又广加搜采,辑成此书。乾隆四十七年(1782)刻

  • 四忆堂诗集

    六卷。《遗稿》一卷。清侯方域(1618-1655)撰。侯方域,字朝宗,河南商丘人。与方以智、陈贞慧,冒襄齐名,时称四公子。清顺治八年(1651)中乡试副榜。是集编年而成,止于南明覆灭之前,其中今体居多

  • 神仙通鉴

    见《列仙通记》。

  • 临野堂文集

    十卷。清钮琇(约1681年前后在世)撰。钮琇,字玉樵,江苏吴江人。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拔贡生,历知河南项城县、陕西白水县,兼摄沈邱、蒲城事,后为广东高明县令。卒于官,数年后方得归葬故里。一生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