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灵寿县志

灵寿县志

十卷,末一卷,清陆陇其修,傅维樗纂。陆陇其(1630-1692),初名龙其,字稼书,人称当湖先生,浙江平湖县人。康熙九年(1670)举进士,十四年(1675)为嘉定知县。为政清简。二十二年(1683)为直隶灵寿知县。二十九年(1690)为四川道监察御史。三十年(1691),清朝廷征讨噶尔丹,御史陈菁“请行捐纳事例”,陆陇其上疏劝止,引起清朝廷的极大不满。后奉命巡视北城,试俸满后,将其发徙奉天安置。次年,抑郁成疾,卒于故里。乾隆元年(1736),特谥“清献”,加赠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阜平百姓还在此地为其置冢,陆氏村民世代守之。陆一生著述甚多,曾撰《学术辨》、《四书大全》、《困勉录》、《三鱼堂文集》、《灵寿县志》、《读武功县志》、《读祁州志》等。傅维樗,灵寿县人,出身监生。灵寿旧志创修于嘉靖年间,残缺不可详考,邑人国学生傅维樗则搜集散失旧闻编辑成书。陆陇其上任后,取其书,稍加更定,前后附以论序,间加按语,康熙二十四年(1685)仲夏纂成。二十五年(1686)刻印。卷首有陆陇其序及凡例、县图。卷末一卷附有条陈、志议、陆陇其《答修志议》专门讨论人物入志问题。该志详略有据,叙事简明。详者如田赋一门,独能备考沿革,不厌其烦,约占全书四分之一。略者如人物门,凡见于正史者皆只述其大概,同时注明出处。此书艺文志对前人著述可采者列为两卷,上卷皆有关一邑利弊,下卷则邑人之言,凡邑人专著皆记其卷数存佚,并利其精要之篇,作为县志实为不易。不足之处为:地理志附以纪事,建置则删去坊表,寺观、风景则全部删去,一字不载。该志刊行后,被视为样板,对后人编纂修志产生较大影响,为清代名志之一。

猜你喜欢

  • 广英堂遗稿

    一卷。清包慎言(生卒年不详)撰。慎言字孟开,安徽泾县(今泾县)人,包世臣族子,道光乙未举人。曾跟包世臣学经,随包世荣学诗。除本书外,还著有《经义考义》、《春秋公羊传历谱》十一卷等。本书除了《与刘孟瞻论

  • 广信府志

    ①二十六卷,首一卷,清连柱等修纂。连柱,满州正白旗人。乾隆四十七年(1782)任广信府知府。乾隆四十八年(1783)印成书,分为:天文志、地理志、建置志、赋役志、学校志、武备志、秩官志、名宦志、选举志

  • 古愚心言

    八卷。清彭鹏(1637-1704)撰。彭鹏,字奋斯,号无山,一号古愚。莆田(福建省厦门市)人。顺治十七年(1660)举人。康熙十三年(1674)耿精忠反叛,逼迫彭鹏出任伪职,彭鹏坚拒不赴。事平后,由三

  • 杞菊斋藏书

    六种,六卷。清黄燀编辑。黄燀字秋圃,婺源(今属安徽)人,精研义理之学,生平不详。本丛书共六种:黄燀辑《智囊补》、《庭训纪闻》、《坡仙遗事》、《三儒类要》、《愿体集》,明余绍祉撰《元邱素语》。其中《坡仙

  • 晏子春秋杂志

    二卷。清王念孙(1744-1832)撰。念孙字怀祖,号石臞,江苏高邮人。乾隆进士,官至永定河道。王氏为清代著名音韵训诂学家,探究古书文义,以形、音、义互相推求,多有创见。著有《广雅疏证》、《读书杂志》

  • 法帖释文

    十卷 宋刘次庄撰。刘次庄,字中叟,长沙人(今湖南长沙市)。宋徽宗崇宁(11021106)中官至御史。据曹士冕《法贴谱系》中说,元祐间刘次庄以家藏《淳化阁帖》十卷,摹刻在石上,去掉卷尾篆题,而增加他写的

  • 海樵子

    一卷。明王崇庆(生卒年不详)撰。王崇庆字德征,开州(今四川开县)人。正德进士,官至南京吏部、礼部尚书。著有《周易议卦》、《五经心义》、《山海经释义》等书。此书仅二十六则。多仿王通《中说》,周敦颐《通书

  • 灵芬馆词话

    二卷。清郭麟(生卒年未详)撰。郭麟著有《金石例补》,是有名的浙派词人。其论词推许南宋姜夔、张炎一派,于清代词人则奉朱彝尊为教主。本书论述清初及同时友朋之词,间亦及于宋元诸家。卷首即开宗明义,分词体为四

  • 荆溪疏

    一卷。明王稚登撰。王稚登,字伯,长洲人。《明史·文苑》有传。宜兴,古阳羡,(今江苏宜兴),又名荆溪,清分设二县。此书为游记之类,不名游记,而称“疏”,则为明代人好异的缘故。是篇首及张公洞,山如覆釜,霹

  • 京房易章句

    一卷。汉京房(见《易飞候》条)撰。辑佚书,清黄奭辑。其所辑《易》凡九家,京氏《易》学为其一。据《隋书·经籍志》等著录《京房周易章句》凡十卷,亡佚。部分存于唐僧一行及李鼎祚之书中,内容不外以阴阳历算、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