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玉函山房辑佚书

玉函山房辑佚书

五百九十四种。清马国翰(1794-1857)辑。马国翰,字词溪,号竹吾,山东济南人。道光年间进士,官任石泉、云阳知县、陇州知州。著有《玉函山房诗集》、《夏小正诗自注》等。其《玉函山房辑佚书》是规模巨大的辑佚丛书,辑录唐代以前散亡的古籍。全书分经、史、子三编。经篇下属易类、尚书类、诗类、周官礼类、仪礼类、礼记类、通礼类、乐类、春秋类、孝经类、论语类、孟子类、尔雅类、五经总类、纬书类、小学类。史编下属杂史类、杂传类、目录类。子编下属儒家类、农家类、道家类、法家类、名家类、墨家类、纵横家类、杂家类、天文类、阴阳类、五行类、杂占类、艺术类。后又附补遗多种,最后附马国翰撰《目耕帖》三十一卷。全书以经编最多,比较完备;史、子两编则数量少且体例也有不当之处,似为未定之稿。但该书开大规模辑佚书之先河,影响甚大。其后则有清王仁后辑《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及《玉函山房辑佚书补编》,可续补其不足。有清光绪九年(1883)长沙螂嬛馆刊本、清光绪十年(1884)章邱李氏据马氏刊版重印本、清光绪十年(1884)楚南书局刊本。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全四册影印本。

猜你喜欢

  • 宋绍熙本春秋公羊传解诂

    十二卷。汉何休(129-182)撰。何休字邵公,东汉任城樊(今山东济宁境)人,著名经学家,为董仲舒的四传弟子。精研六经,尤其通《公羊春秋》。据《后汉书·儒林传》称何休“质朴讷口,而雅有心思”,曾以列卿

  • 小山诗余

    四卷。清王时翔(1675-1744)撰。王时翔,字皋谟,一字抱翼,号小山,江苏太仓人。少与同县顾陈垿齐名。雍正初,由诸生荐授晋江知县,改政和、瓯宁二县知县,升漳州府同知。乾隆朝,官至四川成都府知府。其

  • 简明医彀

    八卷。明孙志宏(生卒年不详)撰。孙志宏字克容,别号台石。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孙氏之父孙桂岩为当地名医。孙氏青年时曾攻儒学,参加科举考试,后承父业,专攻医学,行医五十余年,颇有医名。孙氏参考古今医籍,

  • 易说辨正

    四卷。清程廷祚撰。程廷祚详《大易择言》条。此书为程氏中年所作,作于《大易择言》、《易通》二书之前。后来多附入后两本书中,但也有采取未尽的。《四库全书总目》入存目。

  • 素园存稿

    十八卷。明方宏静(1516-1611)撰。方宏静,字定之,安徽歙县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朱彝尊《明诗综》载其官至南京户部右侍郎。《千顷堂书目》亦同。《江南通志》则载,其奉使入浙击水寨寇,论

  • 翊学诗

    一卷。书成于嘉靖七年(1528年)。此书是嘉靖七年五月经筵官进讲大学衍义时,明世宗朱厚熄因制五言古诗一章,并序之以赐阁臣;大学士杨一清、贾咏、翟峦等奉表谢,并和之以进;其后,谢迁、张璁相继入阁,世宗亦

  • 言行拾遗事录

    四卷。作者不详。本书前三卷所记述宋范仲淹事迹,皆为行状、墓志所不载者,故曰《拾遗》。大抵采自《实录》、《长编》、《东都事略》、《九朝通略》诸书。而说部中可信者亦予以采录。第四卷记范仲淹子纯琇、纯仁、纯

  • 唐诗选

    七卷。明李攀龙(1514-1570)编。李攀龙字于麟,号沧溟,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授刑部主事,累官至河南按察使。主张“文必西汉,诗必盛唐”,与王世贞等并称复古派“后七子

  • 弇山毕公年谱

    一卷。清史善长撰。善长字诵芳,江苏吴江人,诸生,曾为湖广总督毕沅幕僚,此谱即承毕沅(1730-1797)之命编次。谱主毕沅,字攘蘅,秋帆,自号灵岩山人,江苏镇洋(今太仓)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

  • 亭林文集

    六卷。《余集》一卷。清顾炎武(1613-1681)撰。顾炎武初名绛,字宁人,居亭林镇,号亭林。江苏省昆山人。明诸生,性耿介绝俗。“国朝称学有根柢者,以顾炎武为最”(《亭林文集》序)。顾炎武曾周览名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