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王学质疑

王学质疑

一卷、附录一卷。清代张烈撰。张烈著有《读易日钞》等书。此书是一部攻击王守仁一派学说的著作。共分五篇,第一篇是“辨性理之说”,“第二篇是“辨致知格物之说”,第三篇是“辨知行合一之说”,第四篇是作者的杂论,第五篇是总论。此书附录一卷分三部分,首先是作者关于朱陆二派学说异同论述;其次是“史法质疑”,通论史体;第三是“读史质疑”五篇论述:一论“明孝宗时阉臣之势”,二论“李东阳之巧宦”,三论“宋史以外不当滥立道学传”(是为反对王学而论),四论“王守仁宜入功臣传”,把明亡的罪过归于王守仁身上,五论“万历时争东宫梃击诸臣之非”。书中对明末一些史事记载较详,有一定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 十三经义疑

    十二卷。清吴浩(生卒年不详)撰。浩字养斋,江苏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此书取诸经笺注,标其疑义,进行辨析。对经文的疏证,虽偶有可采,大多却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往往顾此失彼,不知变通之理,错讹颇多

  • 庸闲斋笔记

    八卷。清代陈其元(生卒年不详)撰。陈其元字子庄,官至江苏道元。此书以杂记掌故、旧事、考订史事、典制等为主要内容,其中记载的前人佚事及清代掌故有一定参考价值,另外书中还涉及了一些古书版本评议、官制评议等

  • 诊家正眼

    见《士材三书》。

  • 赐砚堂丛书未刻稿

    十种,十一卷。清顾沅(详见《赐砚堂丛书》)编辑。顾沅刊刻《赐砚堂丛书》,有十种未刻入,存有钞本,十种书有:清杨淮《古艳乐府》,清高奕《续曲品》,清查为仁《莲坡诗话》,清刘廷玑《在园杂志》,清陈僖《识物

  • 金文编

    共十六卷《金文编》十四卷,《附录》二卷)。容庚(1894-1983)撰。容庚,中国古文字学家,字希白,号颂斋,广东东莞人。青年时随舅父邓尔疋学习《说文解字》,立志研究古文字。容氏对古文字学的贡献,以青

  • 增订汉魏丛书

    九十六种,四百七十四卷。清王谟重编。王谟字仁圃,一字汝上,江西金溪(今属江西省)人,生卒年不详。乾隆年间进士,授建昌府学教授,在官肆力于撰述,后告归。著有《读书引》、《汉唐地理书抄》、《江西考古录》、

  • 续三体唐诗

    八卷。清高士奇(1645-1704)选编。高士奇字澹人,号江村、竹窗,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初以国学生就试京围,不利。卖文自给。新岁为人作春帖,自为句书之,偶为圣祖所见。旬日中三试皆第一,命贡奉内廷,

  • 畿辅河道管见

    一卷。清吴邦庆撰。吴邦庆详见《畿辅水利辑览》。考《顺天府志》,道光三年,雨潦盛积,经流支川,皆成水患。朝廷特诏大员疏通河道,并将修复雍正初年畿辅之水利。邦庆遂著畿辅水道丛书,此书即作于当时。《畿辅河道

  • 韵学大成

    ① 十二卷。又称《古今名家韵学渊海大成》,明李攀龙撰,唐顺之校正。李攀龙字于麟,济南人。以诗名于时,尚著《沧溟集》、《古今诗删》等书。是书为学者作诗检韵脚查故实而撰,按平水韵编次,兼注《广韵》韵部于下

  • 田间易学

    十二卷。清钱澄之(1612-1694)撰。澄之原名秉镫,字钦光,自号田间老人。安徽桐城人。家世学易,明诸生,又曾经问道于黄道周。初撰一书,名为《易见》,因其避兵于闽地,失掉原本,后追忆其意撰一编,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