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璿玑图诗读法

璿玑图诗读法

一卷。明康万民(生卒年不详)撰。康万民字无沴,武功(今陕西)人。苏蕙织锦回文,古今传为佳话。刘勰《文心雕龙》称回文所兴,道原为始,则齐、梁之际,尚未见其图,此图及唐则天皇后序,均莫知所从来。考晋书《列女传》,载苻坚秦州刺史窦滔,有罪徙流沙。其妻苏蕙织锦为回文璇图诗。窦滔镇襄阳及赵阳允谗闲事。又考晋书《孝武帝纪》称太元四年(379)苻丕陷襄阳。苻坚载记称以其中垒梁成为南中郎将,都督荆扬州诸军事,荆州刺史,领护南蛮校尉。配兵一万,镇襄阳。亦不言窦滔。与序所言,全然不同。序末称如意元年五月一日。是时晋书久成,不应矛盾至此。又其文萎弱,亦不类初唐文体。疑后人依托。然晋书称其图凡八百四十字,纵横宛转以读之,文多不录,则唐初实有是图。又李善注《江南别赋》,引织锦回文诗序曰,窦滔秦州被涉沙漠,其妻苏氏,秦州临去别苏氏,誓不再娶。至沙漠,更娶妇。苏氏织锦端中作此回文诗以赠之,苻坚为晋时人。其说亦与《晋书》合。益知诗真而序伪。考黄庭坚诗已用“连波悔过阳允暮”两事,其伪当在宋以前。序称其锦纵广八寸,题诗二百余首。纵横反覆,皆成章句。黄伯思《东观余论》谓其图本五色相宜,因以别三五七言之异。后人流传,不复施采,故迷其句读。又读尝于王晋玉家得唐申諴之释,而后晓然。今諴本已不传。僧起宗以意推求,得三、四、五、六、七言诗三千七百五十首,分为七图。康万民更为寻译,又于第三图内增立一图,并增读其诗至四千二百零六首。合起宗所读,共成七千九百五十八首。合两家之图,辑为此编。夫但求协韵成句,而不问义之如何。辗转钩连,旁行斜上,原可愈增愈多。然必以为若兰本意如此,则未之能信。存以为艺林之玩可也。起宗不知何许人。王士祯《居易录》载赵孟頫妻管道升《璇玑图》真迹,已称起宗道人。则其人当在宋、元间。此集有《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离骚经章句义疏

    一卷。清张象津(生卒年不详)撰。张象津,字汉渡,号莪石,另号雪岚,济南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举人,官济南学正。卷首为张象津自序。先录朱熹小序,再疏《离骚》正文。全诗分为十九节,三大段,第一段止“

  • 佚存丛书

    十七种,一百一十一卷,原题日本天瀑山人(林衡)辑。丛书所收均为中土已佚古籍,选择颇精,每书后附编者题跋,述其刊刻源流。据其自序云:“余尝读唐宋已还之书,乃识载籍之佚于彼者,不为少也,因念其独存于我者,

  • 典籍便览

    八卷。明范泓(生卒年不详)撰。范泓字本涵,婺源(今属安徽)人。书前题新安员一隐士。其书分天象、月令、地势、经世、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人类、物类十部。每部又各分子目。所采辑故实,较为繁杂。

  • 补疑年录

    四卷。清钱椒(生卒年不详)撰。椒字颂春,浙江平湖人。该书补钱大昕《疑年录》,共得四百余人。考据精严,不在钱氏之下。现有抄本。

  • 论语颜氏说

    一卷。刘宋颜延之(384-456)撰。清马国翰辑为一卷。延之字延年。琅玡临沂(今属山东)人。南朝宋文学家。与谢灵运、鲍照并称“元嘉三大家”,今有《颜光禄集》辑本。子、史、志都未言及颜注《论语》。只皇疏

  • 伤寒论方

    一卷。金成无己(见《注解伤寒论》)撰。该书对《伤寒论》中二十个常用方剂进行了阐述。先列方名,阐释方义原理、适应病症,再列出方剂配伍及加减原则,最后说明注意事项。该书是探讨伤寒方论的专著,与《注解伤寒论

  • 易说要旨

    二卷。清李寅撰。李寅字东崖,吴江人。该书采用王弼本,仅仅解释上下经。前面有康熙四十三年(1704)自序,说该书取法于朱熹《本义》,但语多庞杂,往往连《本义》的原旨一并丢掉了。《四库全书总目》入存目。

  • 理解体要

    二卷。清代黄为鹗撰。全书采用宋代儒家讲学的言论,用绘画方式来说明理学之“理”,共计一百三十八条,较为形象。

  • 凝香室诗钞

    一卷。清柴静仪撰。柴静仪生卒年不详,字季娴,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举人柴云倩(字云尧)之次女,沈汉嘉之妻。清代画家、诗人。工诗书画,尤工写竹梅。经常与闺友林亚清、顾启姬、钱云仪、冯又今、张槎云、毛安芳

  • 正蒙释

    四卷。旧本题明高攀龙(详见《周易易简说》)集注、徐必达(详见《南京都察院志》)发明。叶向高曾为此书作序,称:“《正蒙》精深浩渺,朱子训释未尽,锡山高云从缘其指,广为集注;携李徐德夫笃好此书,尝条其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