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皖省志略

皖省志略

四卷。清朱云锦辑。朱云锦,字炯斋,清直隶永清人。清嘉庆二十二(1817),朱云锦游幕河南,时值吴邦庆任河南布政使,朱氏受其嘱辑录《豫乘识小录》一书,以户口、田赋、仓储、盐漕、诸大政为纲,而以府县为目以系之。嘉庆二十五年,吴邦庆奉命巡抚安徽,复嘱朱云锦袭前所为,撰辑《皖省志略》四卷,于道光元年书就。卷一安徽省以为总纲,徽州府,系以所领歙、休宁、婺源、祁门、黟、绩溪六县;卷二宁国府,系以所领宣城、泾、南陵、宁国、旌德、太平六县,池州府,系以所领贵池、青阳、铜陵、石埭、建德、东流六县;太平府,系以所领当涂、芜湖、繁昌三县;卷三庐州府,系以所领合肥、庐江、舒城、巢四县、无为一州;凤阳府,系以所领凤阳、怀远、定远、凤台、灵壁五县、寿宿二州;颖川府,系以所领阜阳、颖上、霍邱、太和、蒙城五县、亳一州;卷四广德州,系以所领建平一县;滁州,系以所领全椒、来安二县,和州,系以所领含山一县,六安州,系以所领英山、霍山二县;泗州,系以所领盱眙、天长、五河三县。此志以省府州县为纲,以山川丁赋诸事为目,一反所著《豫乘识小录》之体。每县记述大抵皆先述舆地沿革、山川城池,继述疆域形势、户口田赋,末述漕运仓储、学校设官等事。名胜人物等类,皆摈不录。此志简而赅,惟举扼要典章,易于查阅。有清道光元年(1821)金阊传书斋毛上珍刻本、清光绪七年(1881)金阊传书斋毛氏刻本。

猜你喜欢

  • 同声假借字考

    二卷。近代叶德辉撰。参见《说文古微》。是书本《经典释文》按诸经之次第录其同声假借之字,惟仅有《易》、《书》、《诗》、《孝经》、《论语》、《尔雅》,而不及《三礼》、《三传》,因为叶氏另有《三礼郑注正字考

  • 五礼通考

    二六二卷。清秦蕙田(1702-1764)撰。秦蕙田字树峰,号味经,江苏金匮(今无锡)人。乾隆进士,授编修,命南书房行走。官至工部尚书,加太子太保。立朝三十年,刚介自守。其学以穷经为主,不居讲学之名。能

  • 伤寒明理论

    三卷。金成无己(见《注解伤寒论》)撰。该书成于《注解伤寒论》之后,是作者研究《伤寒论》的又一卓著成果。该书摘取《伤寒论》中五十种症候进行了病象、病因、病理及临床施治方面的阐述。辨识精微,言语通俗。如《

  • 妙香斋诗文集

    二卷。清杨长年(1811-1894)撰。杨长年,字朴庵,江苏江宁(今南京)人。同治九年(1870)考中举人,时年已六十,部选武进县都谕,未赴任。同治十年(1871)参加会试,不第。返省主持上海敬业书院

  • 季汉五志

    十二卷。清王复礼撰。王复礼字需人,号草堂,仁和人。性孝友,著述颇多,有《武夷九曲志》、《王子定论》、《家礼辨定》。王复礼认为《三国志》中昭烈帝刘备止于作传,而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人的传也过于简略

  • 方舟易学

    二卷。宋代李石(1108-1181)撰。李石字知几,资阳人。陆游《老学庵笔记》说他本名知几,后感梦兆,改名石,而以知几为字。《宋史》没有他的传。据《系年要录》和《画继》等书记载,知李石于绍兴二十一年(

  • 石迹记

    一卷。未著编撰人姓名。书中所载碑刻,虽迄于金元,但从地理称谓上看,称江南不称南直隶,称江宁不称应天府,可推知为清代人所著。书中所录碑刻,分地编载。有些重要石刻没有收录,如杭州府南宋“石经”等;又如书中

  • 四六谈麈

    一卷。宋谢伋(生卒年均不详)撰。谢伋字景思,上蔡(今属河南)人。官至太常少卿。著有《药寮丛稿》、《四六谈塵》。此集为专论骈体文的理论著作。所谓“四六”即指骈体文。谢伋指出“四六之工,在于剪裁”。又说:

  • 广成集

    十二卷。唐杜光庭(850-933)撰。杜光庭字圣宾,处州缙云(今属浙江)人。性喜读书,好为辞章。懿宗设万言科选士,不中,入天台为道士。喜宗至蜀,召见,赐紫服,充麟德殿文章应制。王建建后蜀,为金紫光禄大

  • 鰕游潢潦,不知江海流。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世士此诚明,大德固无俦。驾言登五岳,然后小陵丘。俯视上路人,势利惟是谋。高念翼皇家,远怀柔九州。抚剑而雷音,猛气纵横浮。泛泊徒嗷嗷,谁知壮士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