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礼器图

礼器图

十七卷。清吴之英(?-1918)撰述。之英字伯朅。四川名山(今四川省中部)人。由贡生朝考二等,改选灌县训导,后历主成都尊经、锦江两书院讲席。至二十余年,之英为王壬秋入门弟子。同光间,王掌教尊经书院时,文风极盛,博学高材辈出。象廖平、杨锐、宋育仁、胡研生、张祥龄、吕翼文和吴之英等人,有的专究经术,有的考证史实,有的工诗文,有的长经济,都闻名当世,称为杰才。之英与宋、杨、廖等人,尤相友善。之英博学强记,广泛涉猎,深通经义,兼精小学,著有《寿栎卢丛书》行世。此书共有十七卷,由于与《仪礼奭固》互相表里,因而,两书的卷目次第完全相同。是书前面有自序,首篇《宫室图》,分庙、寝、朝三类,其次为,《士冠礼》一、《士昏礼》二、《士相见礼》三、《乡饮酒礼》四、《乡射礼》五、《燕礼》六、《大射仪》七、《聘礼》八、《公食大夫》九、《觐视》十、《丧服》十一、《士丧礼》十二、《既夕》十三、《士虞礼》十四、《特牲馈食礼》十五、《少牢馈食礼》十六,《有司彻》十七。其体例为,首先引用经说,其次为释义,末尾附以图。共有五百二十二条,图也如此。至于其撰著是书之旨义,在自序中说到,读经宜图,三礼器事颗图尤宜,《仪礼》为礼之干,汉图长期以来已经佚失,只有郑玄注得以保存,依据注图,因而读经岐谊岐图不能决一,之英原先撰著《仪礼奭固》篇,第仍刘向录据谊时午注为《礼器图》。按:经义之中,“三礼”最为烦琐,《仪礼》尤甚。从汉代以后,历代经师,多著图说,象陆佃《礼象》、陈祥道《礼书》、林希逸《考工记解》、宣和《博古图》等书。是编虽然取袭前人之图,但分门别类,条分缕析,颇称宏博,并且能用《说文》、古史,证明古制,发前人所未发,致力之深,令人钦佩。上古宫室制度,舆轮名物,房序堂夹之位,车服礼器之形,汉代去古未远,器物犹有存者。郑康成图虽然并非手撰,要为传郑学者所为。《博古图》以后,大多揣摩近似,强命以名,于是,后来言礼器者,以讹传讹,在所难免。此书对于各类名物,考据极精,至于其所附图,则大多为附会,但仍不失为杰作。此书有《寿栎卢丛书》本。

猜你喜欢

  • 杨公笔录

    一卷。北宋杨延龄(生卒年不详)撰。杨延龄,一作杨彦龄,里居未详。书中自称元丰中曾为山阴尉,又称任隰州司户。又曰元丰八年(1085)秋为滏阳令。后自江宁上元移宰常州武进,以朝奉郎致仕。学问博洽,本书以外

  • 经传小记续

    一卷。清刘宝楠撰。刘氏有《经传小记》三卷,此卷乃系后续。凡《诗》一条,《周礼》一条,《仪礼》六条,《礼记》二十条,《尔雅》十六条,《大戴礼》七条,此外则《韩诗外传》、《说苑》、《新序》各数条。纠订讹误

  • 补辑朱子大学讲议

    二卷。清何桂珍(生卒年未详)撰。桂珍字丹畦,云南师宗(今云南师宗)人。道光十八年(1838)进士。授职编修。是书为其值上书房时所著。卷首有自序及进呈原疏。朱子绍熙五年(1194)召侍经筵时,著有《讲议

  • 今乐府

    二卷。明吴炎(1623-1663)、潘柽章(1626-1663)撰。吴炎,字赤溟,又号如晦;柽章,字力田,皆为江苏吴江人。吴炎在明灭亡后不忘故国,不仕于清,专治史学;柽章为明代生员,明亡后隐居不仕。该

  • 五方元音

    二卷。清初樊腾凤撰。樊氏字凌虚,尧山(今河北唐山县)人。《唐山县志》谓樊氏“嗜学,不屑时艺,精易数,占休咎验如桴鼓。时当明季,四海鼎沸,凤夙有拨乱反正志,然静验己运,难以有为,遂闭户潜修,留心韵学”,

  • 巽川集

    十六卷。明祁顺(1434-1497)撰。祁顺,字致和,号巽川,东莞(今广东东莞县)人。明天顺四年(1460)进士,授兵部主事,进郎中。成化中出使朝鲜,累官至江西右布政使。著有《巽川集》。是集凡十六卷。

  • 春秋世学

    三十二卷。明丰坊(见《古易世学》)撰。该书自称因其祖先、宋御史中丞丰稷之《案断》而为之释义,故名世学。但丰稷并无《案断》之书,历家书目亦不见著录,显是伪托。坊平生喜作伪书,常于诸经窜乱篇章,别为训诂,

  • 正音咀华

    四卷。清莎彝尊撰。彝尊字秬芗,长白(今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人。是编专为正音而作。以《字典》、《音韵阐微》之字音为正音,以江南话为南音,以北京话为北音,以官场说话为官话,各地方音为土音。其书所录诸字,

  • 三才汇编

    四卷。清龚在升(生卒年不详)撰。龚在升字闻园,顺治十六年进士。官苏州府推官。此书分类编纂,为科举对策之用。中间附加一些议论。

  • 正朔考

    一卷。南宋魏了翁(1178-1237)撰。魏了翁生平事迹详见《周易要义》。此书为辨别历法之作,力主周行夏时之说。全书共分三篇,首举《诗经·豳风·七月》诗,次考六经及先秦古书与历代正史所书之月,皆为夏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