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礼记集说

礼记集说

① 一百六十卷。宋卫湜(生卒年不详)撰。湜字正叔、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历官武进令、朝散大夫、知袁州等。精于礼学,学者称为栎斋先生。是书始作于南宋开禧嘉定年间,宝庆二年(1226)成书并上表朝廷,九年后,即嘉熙末年复加修订,定为此本。自作《前序》、《后序》、《跋尾》,述其撰写始末颇为详细:盖首尾阅三十余载,故采摭群言,最为赅博,支取亦最为精审。卫湜广采自郑注以下凡说解《礼记》者共一百四十四家,其他书涉及《礼记》而被采录者尚不在此数。朱彝尊《经义考》考录经著最为繁复,而不知其书与不知其人者,尚有四十九家,可见卫氏之《集说》所采之宏富。明初修定《礼记大全》,乃以陈澔注立于学官,而湜注一直处在若隐若显之间。而所贵者,此书于所录诸书中,除郑注、孔疏外,原书无一幸存者,全赖此书得传,堪称《礼家》研究之渊源。而其所存资料亦可谓前无古人,后世亦罕见来者,故卫氏之《集说》为《礼记》乃至经学研究贡献颇丰,且对后世学者影响深远,如黄震《读礼记日抄》、陈栋《礼记集义详解》等均依据此书删节,后附于己意而成。而清代名儒洪亮吉又作《续卫氏礼记集说》,就卫书再加以增益补充。然卫氏《集说》亦有不足之处,如卷帙浩繁,于初学者不利;对经文之说解一如清人杭世骏《读礼记集说自序》所言:“采葺至广,大约章句训诂之学。”传本有《通志堂经解》本。② 十六卷。陈澔(?-1341)撰。澔,字可大,号云庄,又号北山,都昌(今江西)人,元经学家。澔博学好古,宋季隐居不仕,教授乡里,学者称为“经师”。先生认为“《戴记》四十九篇,先儒表章《庸》、《学》,为千万世道学之渊源。郑祖法谶讳,孔疏唯郑是从,虽有他说,不复收载。嗣后应氏《集解》,于《杂记》、《大、小记》等篇,皆缺而不释,慎终追远,关于人伦者至巨”。先生之父,名大猷,师事双峰先生,以是经三领乡书,为开庆名进士,于是经讲论甚多。中历煨烬,支字不遗。先生因承父志,荟萃衍绎,而附以臆见,成此《礼记集说》。援引书籍,有汉郑氏《注》,唐孔氏《疏》,《仪礼古注疏》,《仪礼经传通解》,杨氏《祭礼通解》,陆氏《经典释文》,《九经注疏》,许氏《说文》,杜氏《通典》,郑氏《通志略》,程氏《遗书》,《程子粹言》,张子《语录》,朱子《四书》,《朱子语类》,《春秋纂例》,三山陈氏《礼书》,方氏《集解》等,约三十余种。其对于注说去取,凡名物度数,据古注正义;道学正论,宗程子朱子,精义详尽。泛取诸家,发挥未备者则叙以己意。对于音义反切义,同古注则依陆氏《释文》,发明新义则各据诸家。至章句段节,古注章断皆圈,此依注疏及蜀本、廖本,古注皆不加圈。于经文之校雠,则依蜀大字本、宋旧监本、兴国于氏本、盱郡重刊廖氏本。其书虽无高论,而初学读之,极易明晓。世传之本,有分为三十卷、或十卷者,内容则毫无区别。明有刊本。

猜你喜欢

  • 金华黄先生文集

    四十三卷。元黄溍(1277-1357)撰。黄溍,字文晋、晋卿。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累官至国史院编修官、翰林直学士、翰林侍讲学士。初稿三卷,临川卮素所编;续稿四十卷,门人宋濂、王祎编次。共诗五卷,文

  • 小墙东斋诗草

    一册。不分卷。清王伊(?-1908)撰。王伊,字聘三,号影石,江苏常熟人。诸生。其人勤学励行,淡于名利;为诗文苦心锤炼,绝不苟作。本书系作者生前手订,卒后门人徐凤标印行;所载分体不分卷。其生前友善俞钟

  • 味某华馆诗初集

    六卷。清陈鸿浩(生卒年不详)撰。陈鸿浩字曼寿,秀水(今浙江嘉兴)人。约嘉庆、道光时人。陈鸿浩生性淡泊,嗜金石文字,隶篆八分皆有法度,一室之间坟典参错,鼎彝斑剥,暇则吟咏其间,不以门外事为意。其诗亦略似

  • 国史唯疑

    十二卷。明黄景昉(生卒年不详)撰。黄景昉,字太昉,号东崖,晋江人。明天启五年(1625)进士,由庶吉士历官庶子、直日讲,掌翰林院。崇祯朝任大学士,后罢官。唐王时起原官,不久即离去,国变后十数年而卒。生

  • 五代诗话

    十二卷。清王士祯(1634-1711)撰。士祯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新城(今山东桓台)人。生平详见《唐诗三昧集》辞目是书原为清代王士祯编辑的十二卷秘本,“未及成书,不精不详”;后由郑

  • 友竹草堂集

    十二卷。清蒋庆第(生卒不详)撰。蒋庆第,河北省玉田县人,字著生,咸丰进士,官章邱知县,是集有文集六卷,诗集二卷,随笔二卷,楹联一卷,趋庭录一卷。文集中卷一至二皆论文,上卷论历史人物,评说春秋及两宋人物

  • 农说

    一卷。明马一龙(1490-1562)撰。马一龙,字负图,一字应图,号孟河,溧阳(今江苏溧阳)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中进士,官至国子监司业。马一龙辞官后,亲自从事农业生产,痛感农夫不会讲哲理,而那

  • 毛西河传赞千字文

    清王锡(生卒年不详)编。王锡字百朋,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萧山毛奇龄入室弟子。毛奇龄(1623-1713)为清初经学家、文学家,字大可,号初晴,又以郡望称西河。康熙时任翰林院检讨、明史馆纂修官等职。

  • 小尔雅约注

    一卷。清朱骏声撰。朱骏声(1788-1858)清代著名文字学家,生平详见“说文通训定声”。是书取陶宗仪《说郛》、何镗《汉魏丛书》、丁氏绵眇阁本、郎奎金堂策槛本、陈赵鹄听鹿堂本、顾文庆文房本,钩稽异同,

  • 射声小谱

    一卷。清程定谟撰。定谟字心宇,号醒雨,昭文(今江苏常熟)人。官安徽庐江训导。卷首有黄焘序。是书受《切韵指掌图》及《李氏音鉴》影响。以二十九字词代表声母:莺(影)花(晓)院(匣喻),隔(见)溪(溪)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