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祁门县志

祁门县志

①三十六卷,首一卷,清王让修,桂超万纂。王让,字涧东,河南新郑县人,道光二年(1822)来任祁门知县,旋去,五年复来任。道光五年(1825),安徽巡抚陶澍倡修安徽通志,檄各郡邑修志以陈,时祁门县知县王让,延请桂超万等主其事,乃取祁邑旧志,删其杂,去其滥,正其诬,阅三载,勒为成书,共三十六卷。《建置沿革表》一目,省郡沿革附载于上,于邑之大事书之特详。《山川》、《水利》、《古迹》、《名宦》、《人物》等门目,考证群书,注明出处,可谓记载有法。此志对旧志删繁就简,另立别类,删去绩学儒行,立儒林文苑,删去勋烈而立宦绩。此志精于考证,如岳忠武师过东松庵,与僧子珣问答之语,一一辨于各条之下。有清道光七年(1827)刻本。②三十六卷,首一卷。清周溶修,汪韵珊纂。周溶,江西南丰人,监生,世袭云骑尉,清同治八年(1882)来任祁门知县。汪韵珊,清海阳人。同治八年,安徽巡抚倡修通志,檄各府州县修志以备采择,时祁门县知县周溶,延汪韵珊主其事,至同治十二年而书成。祁邑自唐大历元年(766)置县,至元至顺四年(1333),邑人汪元相始括其事而为祁图志,而后明永乐、万历及清康熙,凡三经修辑,惜皆散佚不存,至道光七年(1827),知县王让始重修之。其断限上起道光六年,下至同治十二年。此志一踵道光志体例,鲜有增损。《杂志》门新增《记兵》一目,详载了捻军在其地的活动,其史料极为可贵。有清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

猜你喜欢

  • 豫章诗话

    六卷。明郭子章(详见《衣生易解》)撰。是书专记豫章(江西南昌)一地的诗坛情况。所录历代诗人,皆与豫章有关,或为豫章之人,或曾在豫章任职,或曾到豫章游历,颇有地域特色。书中内容辑自他人著作,采自郡县志书

  • 丰川续集

    三十四卷。清王心敬(1656-1738)撰。王心敬字尔缉,号丰川。陕西鄠县人。卒年八十三岁。为诸生。督学待以非礼,弃去。讲明正之学,总督额伦特、年羹尧先后以隐逸荐,不就。乾隆元年(1736)举孝廉方正

  • 小学庵遗书

    四卷。清钱馥(?-1796)撰。钱馥,号幔亭,自号绿窗,浙江海宁人。他少岁穷经,终生不仕,深谙音韵之学,在当时颇有名气。主张小学在汉十家学及宋立教、明伦基础上,必兼汉儒、宋儒之说,小学之义始备。所见于

  • 范文正公奏议

    二卷;书牍一卷;范忠宣公奏议二卷,明范惟一编。范惟一是范仲淹的第十六世孙,曾任湖广按察司佥事。该书卷首题有朱希周、孙承恩、文征明、陆师道同校,前后无序跋,只在文正奏议前有韩琦的旧序一篇。清代康熙年间由

  • 宛陵群英集

    十二卷。元汪泽民(1273-1355)、张师愚合编。汪泽民,字叔志,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延祐五年(1318)进士,授承事郎,同知岳州路平川州事,历南安、信州两总管府推官,后补平江路总管府推官,调济

  • 甜雪斋集

    二十卷。明单思恭(约1619年前后在世)撰。单思恭,字惠仍,江苏扬州人。生卒年不详。是集凡二十卷。诗十卷、文十卷。前有思恭自序。思恭工诗。其诗大体以竟陵为宗,亦有清新可诵之句。其文亦近于诗。是集收《四

  • 香草校春秋左传

    六卷。清于鬯(详见《卦气直日考》、《周易读异》)撰。于鬯,南汇(今属上海市)人,清代著名学者。他的著述很多,主要有《香草校书》及《香草续校书》、《战国策注》等等,具有一定的影响。此书即所著《香草校书》

  • 孝经殷氏注

    一卷。晋殷仲文(?-407)撰。清马国翰辑。殷仲文,陈郡(今河南淮阴县,位于周口市东北)人,东晋文学家。官至东阳太守。《孝经殷氏注》隋唐志均有记载,书已亡佚。邢昺正义引三节第十四章“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

  • 毛诗天文考

    一卷。清代洪亮吉(1746-1809)撰。洪亮吉初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阳湖(今江苏武进县)人。清代文学家,经学家,乾隆六十年(1759)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充国史馆编纂官。嘉庆三年(17

  • 汉熹平石经

    一卷。阿维越致辑。此书影印汉熹平石经共二百七十九石(其中重复六石),三千五百余字。是搜集比较丰富的辑本。学者如果没有马衡、吴宝炜、罗振玉三家的集拓之本,用此本也可作为研究石经之助。只是其中第九页石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