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程一夔文甲集

程一夔文甲集

八卷。《续编》三卷。《文乙集》四卷。《续编》三卷。《诗甲集》四卷。《诗乙集》六卷。词一卷。清程先甲(1874-1932)撰。程先甲,字鼎丞,又字一夔,江苏江宁人。清举人,历任江苏教育总会两江学务,江宁学会及江南高等学堂国学教授,主讲于南京国学专修馆。1923年任江苏省署参议兼旗民生计处总办。著有《选雅》、《选学管窥》、《文选古字补疏》、《文选校勘记》、《群雅扎记》及《千一斋诗文集》等多种。是书分为《文甲集》、《续编》、《文乙集》、《续编》、《诗甲集》、《乙集》、词共二十九卷。一夔先生之文章传海内,学识重儒林。近代音韵学家、拼音文字提倡者浙江桐乡劳乃宣阅之,赞曰:“今读一夔先生之文诚观止矣,义例既极谨严,绝无他种文气掺杂其间,而思力尤极雄厚。其短篇神味隽永;叙大事纪、大典章制度及大人物,则游刃有余。实兼有龙门、昌黎两家之长。盖由博极群书、而又湛深小学,熟于文字根源,其根底深,故其枝叶蕃盛也。”陈曾佑于卷端亦称一夔先生学问渊邃,根底盘深,故落笔自不凡。有民国十二年(1923)千一斋木活字本,诗集以下石印本。

猜你喜欢

  • 东牟集

    十四卷。宋王洋(约1139前后在世)撰。王洋,字元渤,山阳(今江苏淮安)人。生卒年不详。宣和六年(1124)进士。绍兴初,累官起居舍人、知制诰、直徽猷阁,历典三郡。韩淲涧泉日记称:“洋在信州城,居有荷

  • 靖海记

    二卷。施琅撰。施琅(1621-1696年),原名郎,字琢公、尊侯,晋江(今福建省泉州市)人。初为郑芝龙部左冲锋,降清后历任同安副将、总兵、福建水师提督,授内大臣,隶汉军镶黄旗。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

  • 吴郡图经续记

    三卷。宋朱长文纂。宋元丰七年(1084)修,绍兴四年(1134)刻本。朱长文,字伯原,未冠举进士,后官秘书省正字、枢密院编修等。朱氏自序,“谓祥符中诏修图经,每州命官编辑而上,夫举天下之经而修定之,其

  • 诗辨说

    一卷。宋赵德(生卒年不详)撰。赵德字铁锋,涿州(治所在今河北涿县)人。为宋宗室子,举进士,入元后隐居豫章东湖。另著《四书笺义》一书,收于《丛书集成初编》。《诗辨说》一书先提论点再加论证,涉及诗学、编次

  • 书目答问笺补

    四卷。清江人度撰。江人度,目录学家,生平不详。该书以张之洞的《书目答问》为底本,分类和编次均依照《书目答问》,对其加以补充,校正其中的错误。第一,补充《书目答问》没有记载的版本;第二,补充《书目答问》

  • 别本莲洋集

    二十卷。清吴雯(1644-1704)撰。吴雯,字天章,原籍奉天辽阳,后居山西蒲州。少明慧,博览群籍,康熙十八年(1679)以诸生召试“博学鸿儒科”,不遇。后游京师,父友梁熙、刘体仁、汪琬等皆称赏之,尤

  • 读文子

    一卷。清俞樾(详见《易贯》)撰。清代研究《文子》的学者,一般认为《文子》一书大半抄自《淮南子》,所以作校阅者都依《淮南子》。俞樾撰此篇校读《文子》,也以《淮南子》为改订标准,有的又凭己意改之。如其改《

  • 诗经衷要

    十二卷。清李式谷撰。式谷字海匏,仁和(今浙江余杭县)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深于经部之学,著有《易经衷要》、《书经衷要》、《春秋衷要》、《礼记衷要》及本书,合称《五经衷要》。本书前有道光十年(1830)

  • 古文集成前集

    七十八卷。旧本题庐陵王霆震、亨福编。王霆震、亨福的生卒与履迹均不详。亦不著时代。观其标识名字,魏征作魏证,而宋人奏议于朝廷国家诸字皆空一格,盖南宋书肆本。卷端题新刊诸儒评点字。凡吕祖谦之《古文关键》,

  • 新著国语文法

    黎锦熙(1890-1978)撰。锦熙字劭西,湖南湘潭人。1911年毕业于湖南优级师范学堂,曾任长沙报馆总编辑,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教员,北京女子师大、北京大学、西北联大、西北师院、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以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