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练兵实纪

练兵实纪

九卷。杂集六卷。明戚继光撰。《明史》本传载,隆庆二年(1568)至五年(1571)戚继光以都督同知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练兵事。此书乃载其练兵实效,与《纪效新书》有同有异。同者,练兵之原则。异者,情势也。一为东南沿海抗倭作,一为北地备边而作。清人钱熙祚《练兵实纪跋》谓二书同异参半,“盖倭寇乌合之众,得其节制,易于歼除;备边则劲敌当前,非百倍精严,未易言守。事情既别,方略亦殊,故言之尤详且慎。”钱氏之言至确。此书卷首有《凡例》十五则,述“分给教习次第”。卷一、练伍法,计四十三条。言骑兵、步兵、车兵、辎兵的伍法训练。卷二、练胆气,计四十三条。即辩真操、循士情、公赏罚、号军令、分军饷、恤病伤等等,教育官兵忠心爱国,遵守军纪、团结友爱等内容。卷三、练耳目,计十六条。言明旗、鼓等各种军事指挥信号。卷四、练手足,计二十条。言训练士卒武艺事。卷五、练营阵,计十八条。卷六、行营,计十八条。卷七、野营,计二十九条。卷八、战约,计三十条。皆言营阵操练之法。卷九、练将,计二十六条。从多方面论述“练兵之要,先在练将”之重要性及具体要求。《杂集》六卷。一至二卷为储练通论。卷三为将官到任宝鉴。卷四登坛口授,自注云:系副总兵李超、胡守仁述。大凡皆正集的进一步论述、发挥。卷五军器解,述各种兵器的研制、维护,火器的性能、使用等,并附有图解。卷六、车步骑营阵,言车、步、骑各兵种结营阵、攻敌之法,附有图说。此书因作于《纪效新书》后,所述练兵、用兵原则方法更为完整系统,为后世言兵者推重,流传也极广,清开四库馆,戚氏二书全被收入,可见一端。此书版本极多,现存明刊有万历二十五年(1597)邢玠刻本,藏南京图书馆。明天启二年(1622)刻本,南京图书馆、安徽省图书馆均有收藏。军事科学院藏多种清刊本。此书也收入多种丛书中,如有《四库全书》本、《墨海金壶》本、《敏果斋七种》本、《守山阁丛书》本、《瓶华书屋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新近本有《四库兵家类丛书》(第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0月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第九才子书斩鬼传

    见《斩鬼传》。

  • 周礼杜氏注

    二卷 汉杜子春(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佚。杜子春,缑氏(今河南偃师县)人,尝从刘歆受《周礼》,“能通其读,颇识其说”,郑众、贾逵皆从受业。杜氏于《周礼》有说无书,郑玄《周礼注》引杜氏之说,乃从郑众

  • 春秋词命

    三卷。旧本题明王鏊(1450-1524)撰,王彻注。王鏊字济之,号震泽,江苏吴江人。成化十一年(1475)进士。历官吏部侍郎。著有《史余》等。王彻自署上海松江人,生平始末未详。是书杂采《左传》所载应对

  • 周生烈子

    见《周生子要论》。

  • 五经类纂

    十六卷。清秦伯龙、秦跃龙兄弟合撰,门人尤金禄等校订。伯龙字蛟门,江南无锡(今属江苏省)人,雍正二年进士。跃龙字山公。二人生卒年乃经历均不详。本书卷首有伯龙、跃龙所作两序。跃龙之序大略说,汉儒治经,大多

  • 孝友传

    二十四卷。明郭凝之撰。凝之字正中,海宁(今属浙江)人。生卒不详。天启四年(1620)举人,官至兖东兵备副使。该书主要记叙历代孝友人物事迹,录自商代,下至元末。体例上按代编次,但猥杂太甚,有些人物,虽以

  • 左传纪事本末

    五十三卷。高士奇撰。高士奇(1645-1704),字澹人,浙江钱塘(今属杭州市)人。康熙年间,任额外翰林院侍读、侍讲,日讲起居注官。“在讲筵撰《春秋》讲义”,“条分囊括,而为是书”,又著《春秋地名考略

  • 图书秘典一隅解

    一卷。清张沭(详见《周易疏略》)撰,张煓注。煓乃沐之子,仕履不详。秘典者沭之书,一隅解者煓之注。此书前有序文,列汤斌、毛奇龄书二首。全文所立观点,实为姚江“良知”论。认为世上万物的变迁在于其内在的神灵

  • 任午桥存稿

    三卷。清任朝桢撰。任朝桢,字午桥。江苏宜兴人。生卒年无考。以诸生终老,与桐城姚鼐为同代文人,平生述作甚宏,兵燹以后,十佚八九,其人不求仕进,专意古文辞,于书无所不究,几乎牢笼古今,囊括万象。本六经以立

  • 王壮节公年谱

    一卷。清王开云编。谱主王文雄(1749-1800),字殿宣,贵州玉屏人。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入大学士博恒军,曾随傅恒征缅甸,又随大将军阿桂征金川,嘉庆初以镇压湖北白莲教有功,升固原提督,嘉庆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