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经传释词续编

经传释词续编

二卷。清孙经世撰。孙经世(1783-1832)字济侯,号惕斋,惠安(今福建惠安县)人。诸生,师从陈寿祺,精经学小学。尚著《尔雅音疏》、《经典释文辨证》、《韵学溯源》、《说文说》等多种。《经传释词续编》包括《经传释词补》及《经传释词再补》。《补》共收“庸”、“一”、“乃”、“尔”、“耳”、“纵(从)”、“能”、“将”、“者”、“诸”、“非”、“未”等十二个虚字;《再补》收“而”、“如”、“若”、“然”四个虚字。《续编》对《经传释词》的训解有所增补订正,如“庸”字,《经传释词》训为“词之用”,及“犹‘何’也;‘安’也;‘讵’也”;《补》则增补其义为“犹‘遂’也”、“犹‘将’也”。例证亦有增补,如《经传释词》引《书·皋陶谟》“帝庸作歌”以证“庸”为“词之用也”,《补》则增补云“帝庸作歌”,《史记夏本纪》作“用此作歌”,以证“庸,用是也”。《续编》体例一仍《释词》之旧,引证颇丰赡,训释亦谨严。《续编》有道光二十三年刊本。同治七年(1868年)成都书局《高邮王氏〈经传释词〉并惠安孙氏〈补〉〈再补〉合刊》本,将《经传释词》《经传释词补》《经传释词再补》汇印为一册。1956年中华书局《经传释词》新印本,亦附《补》及《再补》。

二卷。清孙经世(详见《惕斋经说》)撰。按陈金城所撰经世传称,经世见王引之《经传释词》,因而撰成《释词附录》八卷。现本书只有二卷,大约是刊印此书时有所删并,而把《释词附录》改为《经传释词续编》。本书卷一,从“而”字至“即”字,共六个字;卷二,从“与”字至“未”字,共十六字。全书共计二十二字。与王引之《经传释词》相同的,有“而、如、若、然、则、即、与、抑、庸、、乃、尔、耳、将、者、诸、非、未”,共十八个字。其中“而”字六例,“如”字六例,“若”字十一例,“然”字六例,“则”字八例,“即”字三例,“与”字一例,“”字一列,“庸”字一例,“一”字一例,“乃”字七例,“尔”字三例,“耳”字二例,“将”字二例,“者”字一例,“诸”字四例,“非”字一例,王引之《经传释词》都已有,经世则增加其证据,其他各字各例都是补王书所未有,与王书相辅相成。光绪间,蒋凤藻心矩斋刊刻此书,空缺了“则、即、与、以、必、抑”六个字,又打乱了各字前后的秩序,强行分为《补》与《再补》,应是根据残本而付印。有道光二十三年刊本。《经传释词补》一卷除有心矩斋丛书本外,还有私立北泉图书馆丛书本,《经传释词》中华书局1956年本附录有《补》及《再补》,并标明“孙经世补”。

猜你喜欢

  • 妒记

    二卷。南朝宋虞通之(生卒年不详)撰。会稽余姚(今属浙江省)人,善言《易》,有文名,仕至黄门侍郎,步兵校尉,著有文集十五卷。《妒记》是专记上层妇女言行、语言应对的轶事小说集。主要内容是劝谏、讽喻上层妇女

  • 三家宫词

    三卷。明毛晋编。毛晋生平详见《二家宫词》辞目。有《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广要》已著录。是书收入唐代王建、二蜀花蕊夫人,宋代王圭宫词各一百首。以人分卷。“宫词”格为王建所创,即描写宫闱题材的七言绝句。其旧刻

  • 中麓山人拙对

    二卷。明李开先(1502-1568)撰。李开先,字伯华,号中麓。山东章丘人。嘉靖八年(1539)进士。曾任户部主事,吏部主事,员外郎中,太常少卿等官职。此编为开先罢太常职归故里时所作对联,署曰“拙对”

  • 仪礼郑注正字考

    十七卷。叶德辉(1864-1927)撰。德辉字奂彬,一作焕彬,号直山、郋园,江苏吴县(今江苏省东南部)人。光绪进士,授吏部主事。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撰《輶轩今语评》、《长兴学记驳义》,斥常州今文

  • 康熙字典

    四十二卷。清圣祖玄烨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命大学士张玉书(1642-1711)、陈廷敬(1639-1712)与翰林院官员共三十人合撰,历时六年,至康熙五十五年(1716)成书,原名《字典》。其编纂

  • 尉缭子

    五卷。尉缭撰。其生卒年及籍贯皆不详。班固《汉志》杂家类《尉缭》下注云“六国时人”。颜师古注引刘向《别录》云:“缭为商君学”。除此记载外,《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有一个尉缭,考其事迹,当非今本《尉缭子》

  • 频罗庵遗集

    十六卷。清梁同书(1723-1815)撰。梁同书,字元颖,号山舟,晚署不翁。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乾隆十二年(1747)举人。乾隆十七年(1752)会试落第,特赐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侍讲

  • 艺苑雌黄

    十卷。宋严有翼撰。严有翼建安(今福建建瓯)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曾为泉、荆二郡教官。是书见载于《宋史·艺文志》二十卷。陈振孙《直斋书录题解》著录其书,并言“大抵辨正讹谬,故曰“雌黄”,“凡四百条”。

  • 塞语

    一卷。明尹耕撰。尹耕有《南泰纪略》已著录(详史部·杂史类)。此书作于嘉靖庚戌(1550),所言皆为捍御塞北之术,故曰《塞语》。主要内容为:边情、形势、城塞、乘塞、出塞、抽丁、官军户、练习、保马、民堡、

  • 清溪漫稿

    二十四卷。明倪岳撰。生卒年未详。倪岳,字舜谷,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徙居上元(今江苏江宁)。南京礼部尚书谦之子。登天顺八年(1464)进士。官至吏部尚书。谥文毅。事迹具《明史》本传。倪岳承其家学,研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