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经史辨论

经史辨论

四卷。清张均(生卒年不详)撰。张均字坦斋,浙江江山(今江山县)人,官射州学博。生平不详。本书前有自序。全书大体上议论多而考证少,而所议论的东西也是泛衍多而精实少。论《二戴记》,根据《汉书·儒林传赞》、《艺文志》和《刘向传》,孝、宣时《二戴记》已列入学官,后数十年至成帝,才召刘向校对经传,而《隋书·经籍志》反倒说戴德删除刘向所编为八十五篇,戴圣又删为四十六篇,马融增加《月令》、《明堂》、《乐记》,合计四十九篇,这就是《礼记》。却不知刘向著别录,已有四十九篇书目,与今之《小戴礼》相同,怎会容马融增入?《大戴记》篇目,始三十九,止四十一,应当是四十三篇,中间空缺四篇,重出一篇,已不见的有三十八篇,统括计算,也不能合于八十五篇数目,那么《隋书》是无稽之谈就是可信的了。又论“卫宣公烝夷姜”,认为卫宣公立于鲁隐公四年十二月,卒于桓公十二年十一月,在位仅十九年。当他为公子的时候,还出居于邢,国人杀州吁,才迎而立之。若烝夷姜,当在即位之后。急子的出生,也应在即位后二、三年,到宣公死时,尚未成年。急子的婚娶,应在宣公末年。说宣公自己娶了,生下寿和朔,而宣公快死时,朔还在襁褓之中,哪能去构陷急子?寿也不过两三岁,哪能偷旗先往?这件事于理应无,大概是左氏根据传说,未曾前后仔细思索。这两条颇有见地,前人也未曾论及。有嘉庆十年刊本。

猜你喜欢

  • 汝南圃史

    十二卷。明周文华撰。周文华,字含章,苏州(今江苏苏州市)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著有《汝南圃史》一书。书前有万历庚申(1620)年间陈元素序言一篇,又有周氏自序一篇,周氏称因其所见《允斋花史》所记并不

  • 江汉

    江汉浮浮,武夫滔滔。匪安匪游,淮夷来求。既出我车,既设我旟。匪安匪舒,淮夷来铺。江汉汤汤,武夫洗洗。经营四方。告成于王。四方既平,王国庶定。时靡有争,王心载宁。江汉之浒,天命召虎:式辟四方,彻我疆土。

  • 兼韵音义

    十卷。清殷秉墉撰。秉墉字东桥,天津人。官南阳守,擢四川成绵龙茂观察。秉墉以为官韵甚严,文字音义异同抉摘尤精,春秋两闱,往往一字出入,遂关得失。见诸坊刻者,因而有《韵字辨同》各书,顾第标大旨,证据未详。

  • 胡梅林行实

    不分卷。明胡桂奇编。胡桂奇,绩溪(今属安徽)人,生卒仕履均不详。兵部尚书胡宗宪之子。宗宪别号梅林,在明代平击倭寇中建有大功。《胡梅林行实》主要记载宗宪一生事迹,尤重于平倭之功。然因该书出于宗宪后人之手

  • 新世弘勋

    二十二回。题“蓬蒿子编”,作者真实姓氏无考。书成于清初,长篇小说,主要叙述明末李自成起义,明朝灭亡事,终于清朝立国。该书以《剿闯通俗小说》为底本,增益首尾,重新加工而成。因其时已是清朝,故该书不再称满

  • 说唐演义全传

    十卷六十八回。不题撰人,署“鸳湖渔叟校订”,前有如莲居士序;亦有刊本题“姑苏如莲居士编次”。鸳湖渔叟当为嘉兴人,如莲居士当为苏州人,而作者究为何人,尚存疑。该书成书于清乾隆年间,比褚人获《隋唐演义》稍

  • 满江红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

  • 诗经稗疏

    四卷。清王夫之撰。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薑斋,衡阳(今湖南衡阳县)人,祖籍江苏高邮。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与兄介之同举于乡。明亡,在衡山举兵,为清军所败。后勤苦著述四十余年。晚年居

  • 竹斋集

    三卷。《续集》一卷。《附录》一卷。明王冕(1287-1359)撰。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饭牛翁、会稽外史、梅花屋主等,诸暨(今属浙江)人。出身农家,白天放牛,晚至佛寺长明灯下读书。后从韩性学,试进

  • 春秋测义

    三十五卷。清强汝询撰。汝询字赓廷,溧阳(今江苏溧阳)人。著有《求益斋读书记》、《汉州郡县吏制考》、《垛积衍术》、《求益斋随笔》、《求益斋文集》等。《春秋测义》撰成于清光绪九年(1883)。作者认为《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