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明陆鸿渐撰。鸿渐字行之,吴兴(今浙江归安县)人。此说《大学》、《中庸》之书。是书首有罗大冠、陈仁锡、闻启祥、管珍、刘贞诸序,又有鸿渐自序二篇,又有引用名公语录、书目,鉴定人名钱谦益等十二人,参阅
二卷,《续集》二卷。明姚履旋撰。履旋,上元(今江苏南京)人。生卒仕履不详。该书主要汇编诸书所记方孝孺殉难以后之事及文移、案牍之类。共分10类著录。其内容皆采自诸书,无有新意,然第九类“复姓”中记孝孺幼
十五卷。清席世昌(生卒年不详)撰。世昌字子侃,常熟(今属江苏)人。关于此书的成书经过,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载:“子侃得惠校《说文》本(即《读说文记》)而善之,欲推广其义例,作《说文疏证》,草创未就
八卷。明谈迁撰。谈迁(1594-1657),浙江海宁人,原名以训,字观若,又字孺木。初为诸生。好审古今治乱,熟于掌故,后入史馆,潜心于明史研究,积数十年心血,著成《国榷》,又著《北游集》、《枣林集》。
八卷。唐罗隐(833-909)撰。罗隐生平见《两同书》(辞目)。罗隐著作很多,《崇文总目》载有《罗隐集》二十卷,《江东后集》十卷,《甲乙集》十卷,《罗隐赋》一卷、《罗隐启事》一卷,《谗书》五卷,但多数
一卷。日本物茂卿撰。是书不分章节,系杂记体。有涉议论者,有涉考证者,其独到之见往往与古契合。由立于汉宋学派之外,不为所囿。如其解“五十衣帛,七十食肉”,引《王制》“六十非肉不饱,七十非帛不暖”以为人饮
四卷。清丁晏(1794-1875)撰。丁晏,字俭卿,又字柘堂、柘康,号石亭居士,江苏山阳(今淮安)人。清代著名经学大师。道光元年(1821)恩科举人。丁晏为人清廉,富有公心,曾为救灾疏浚河道,修建公共
三十五卷。清黄登(生卒年不详)编。黄登字俊升,号积庵,番禺(今属广东)人,此集为历代地方诗歌总集,选录唐以下五个朝代与广东有关的诗歌,分为二编。第一编收外地寓贤于广东所作的诗歌,二十卷;第二编收广东本
见《胎产心法》。
四卷。《见闻录》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