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卷。明徐撰。字惟起,更字兴公,闽县(今属福建)人。生卒不详,布衣终身。聚书数万卷,并亲自校订,以博洽闻名一时。该书主要记福建古人事迹,分孝行、忠义、贞烈、仁厚、高隐、方技、名儒、神仙八门。其意旨乃在
一卷。清黄宗羲(1609-1695)撰。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世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明末著名思想家、朴学大师。明时不事举业,明亡后曾参与抗清运动,败而归乡,终身不仕。其学出刘宗周,深受王阳明心学影
八卷。清李焕章(1614-1688?)撰。李焕章字象先,号织斋。乐安(今山东博兴)人。明诸生。入清后,弃科举功名而游名山大川,足迹遍布南北。好读佛书,喜作古文。与侯方域、王猷定、陈弘绪并称“四家”,周
二卷。清焦袁熹(1660-1725)撰。焦袁熹字广期,金山(今属江苏)人。康熙举人。贯穿经学,工制义。诗亦富于独创,不同流俗。著有《春秋阙如编》、《此木轩纪年略》、《此木轩四书说》等。其学贯彻天人,包
七卷。宋郑思肖(1241-1318)撰。郑思肖字忆翁,号所南、木穴国人、三外野人,连江(今福建)人。曾以太学生应博学鸿词试,宋亡后,隐居苏州,自称“三外野人”。善画兰梅,多露根,或写无根兰,都不画地坡
八卷。未著撰书人姓名。《宋史·艺文志》不载此书,诸家书目也未著录,只有《文渊阁书目》里有记载,但世无传本,仅见于《永乐大典》中。此书收录碑刻,上自周秦,下到五代。根据书中写有宣和、靖康年号,可知为南宋
一卷。英国李提摩太(详见《西铎》)撰。这是李提摩太写于1889年的关于比较教育方面的著作。在自序中他称于光绪十二年(1887)调查英国教育状况,又去德、法二国考察教育,还购置了欧洲各国与美国的新书,籍
十六卷。明徐谦(生卒年不详)撰。陈葵删定。又名《仁端录痘疹》。徐谦字仲光,号澄观,嘉兴(今属浙江)人。陈葵字尽夫,武水(今属山东)人。此书专论痘病诸法。徐氏认为治痘应分明五脏所主及经络传变,观形察色,
一卷。清周世樟(详见《五经类编》)辑。每经为一篇,计《易经》、《书经》、《诗经》各一篇,《春秋》经文合《左氏传》、《公羊传》、《穀梁传》为一篇,《礼记》、《周礼》各一篇,共六篇。《仪礼》、《孝经》、《
清尤侗(1618-1704)撰。尤侗,字展成,号悔庵,又号艮斋,江南长洲(今属江苏)人。明崇祯八年(1635)录为生员,其后五试不第。顺治五年(1648)以贡生授永平府推官,因鞭挞旗丁被免职,只任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