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翻切简可篇

翻切简可篇

二卷。作者有争议。《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清张燮承撰。燮承字师筠,含山人”。案是书咸丰元年(1851年)陈奂序云:“师筠张先生著《简可篇》二卷,仅数十纸,音韵奥旨已较若列眉,且并为十九字母,作横直三十三图,比之《音鉴》,简而易读。”然张燮承道光十九年(1839年)之记云:“乙未秋获见《李氏音鉴》,少少领悟,然其图难于记诵,未能卒业。是文竹均葛君(案葛筠字竹均,江苏句曲人)出示此篇,潜心讽诵,崇朝乃毕,口授童子,三五日亦背诵了了……至撰于何人,竹均亦未详。”故李新魁《汉语等韵学》谓此书“撰人不详,清人葛筠为之刊表”。此书分韵母为三十三类,统为开合正副韵:开口呼正韵为高该钩歌冈干根庚迦、合口呼正韵为光官工昆傀乖锅孤瓜、开口呼副韵为江经交鸠加坚金皆饥结、合口呼副韵为弓涓君居诀。作者将四呼的韵母分为四“条”,各图以“条”为纲分列韵字,称为“第某条某韵便读横直图”,图中横列调类,分为阴平、阳平、上、去、入五声,纵列二十一类声母。其中影母重出三次,实际声母只有十九类:见溪影晓端透泥帮滂明非精心知穿审来日。全书分三十三图,每韵一图。入声字以配阴声韵为主,借配阳声韵。此书所表现的语音系统,用的是中原音,“读横直图口诀”注解说:“填图字样皆系按中州韵填入,学者不可因今古音讹、南北音异妄自更改。”是书编次,上卷为翻切入门简易篇三篇,第一篇为“读韵首图”、“读横直图”、及读入声各口诀;第二篇为“韵首图”、“各韵横直图”。第三篇为“翻切样子”,即示人以切字方法,附“打码样子”、“扑席样子”(即空谷传声)。下卷为“音鉴节要”,乃取李汝珍《音鉴》,节录其要;另为“咫商琐言”,乃泛论音韵者也;并附录神珙四声五音九弄反纽图。有咸丰元年(1851年)长洲陈奂序、鸠兹周基跋及道光十九年(1839年)、咸丰四年(1851年)燮承自识。同治十一年(1872年)刊于姑胥。

猜你喜欢

  • 启隽类函

    一百九卷。明俞安期(1550-?)编。俞安期初名策,字公临,更名后,改字羡长。江苏吴江人。是书刻印于万历四十六年,首官考共五卷。次为笺疏表启,分为古体二卷、近体一百二卷。其中近体又分二十九部。上自诸王

  • 四传权衡

    不分卷。明来集之(详见《读易隅通》)撰。该书与《春秋志在》同为作者所撰《倘湖樵书》中的一种。编首有他的自序,说先已作《春秋志在》,大体上阐述了自己的主要观点。现又取《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及胡

  • 消夏百一诗

    二卷。清叶德辉(1864-1927)撰。此书成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名《消夏百一诗》,则承张丑鉴《古百一诗》之例。此集为咏画一类诗选集。始于沈周终于何维朴。注中采辑诸贤遗闻佚事,足以论世知人,非

  • 邵氏闻见录

    见《闻见前录》。

  • 譬式警语

    二卷。意大利耶稣会士高一志(vagnoui)(1556-1640)撰。高一志1605年到南京传教,在该地建立第一座教堂,1624年入山西传教,著有《空际格致》等书。此书专门收集西方文学名著、经典教义、

  • 南京户部志

    二十四卷。明谢彬撰。谢彬,福建龙溪(今龙海)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任南京户部贵州司郎中,后出知广州。擢山东按察副使,备兵曹濮,诸盗就擒。罢归,知府罗青霄延修府志。著有《爱吾堂摘稿》。本书乃

  • 兰轩集

    四卷。明沈彬(约1402-约1461)撰。沈彬,字原质,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明正统七年(1442)进士,官至刑部郎中。彬为官以强干著称,不以诗文自鸣于世。其遗稿多所散佚。是集乃其没后百余年,明隆庆

  • 古逸丛书

    二十六种,一百九十八卷。清黎庶昌(1837-1897)编。黎庶昌字莼斋,贵州遵义人。光绪辛巳(1881)出使日本,搜罗古籍,嘱杨守敬取择善本,亲自校勘,刻印刊行。如蜀大字本《尔雅》、日本正平本《论语集

  • 权度量衡实验录

    不分卷。清吴大澂(1835-1902)撰。吴大澂,字清卿,号恒轩,又号愙斋。江苏吴县人。金石、文字学家。同治进士,官至湖南巡抚。著有《说文古籀补》、《字说》、《愙斋集古录》、《恒轩所见所藏吉金录》等书

  • 别本孟子注

    二卷。清陈澧(1810-1882)撰。陈澧字兰甫,广东番禺人。著有《汉儒通义》、《声律通考》、《切韵考》、《汉书地理志水道图说》、附《考正德清胡氏禹贡图》等。是本自题云:“矢志晚年,熟读《孟子》”,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