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花间集

花间集

十卷。五代后蜀赵崇祚编。赵崇祚字宏基,生卒年不详,事孟昶为卫尉少卿,而不详其里贯。《十国春秋》已无传。蜀有赵崇韬,为中书令廷隐之子,赵崇祚疑即其兄弟行。词体变自唐,而盛行于五代。自宋以后,体制益繁,选录益众。而溯源星宿,当以此集为最古。唐末名家词曲,俱赖以仅存。其中《渔父词》、《杨柳枝》、《浪淘沙》诸调,唐人仍载入诗集,故诗与词之转变在此数调。于作者不提名而题官职,即文选书字之遗意。惟一人之词,时割数首入前后卷,以就每卷五十首之数,则体例为古所未有。陈振孙谓所录自温庭筠而下十八人,凡五百首,今逸其二。坊刻妄有增加,殊失其旧。其珍本为明毛晋重刊宋本,犹为精审。前有蜀翰林学士中书舍人欧阳炯序,作于孟昶广政三年(940),乃晋高祖之天福五年,后有陆游二跋。其一称斯时天下岌岌,士大夫乃流宕如此,天下所以岌岌,游未反思其本。其二称唐季、五代,诗愈卑而倚声者辄简古可爱,能此不能彼,未易以理推。词集所收词作内容大都写上层阶级的冶游生活和离情别绪,也有写南方风土人情之作,语言优美,接近民歌风格。后来版本较多,解放后有新排本行世。

猜你喜欢

  • 质盦经说

    一卷。清末白作霖撰。作霖字振民,江苏通州(今江苏省南通市)人,生卒年不详,光绪十一年(1885)举人,曾修业于南菁书院,向黄以周习经学。此书说经三十五条,均为书院应课之作,并经黄以周审定。作霖治经,致

  • 吉州人文纪略

    二十六卷。清郭景昌编。郭景昌,字旭瑞,奉天(今辽宁沈阳)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本书为吉安(今属江西)历代人物传纪著述汇编。人物传分为理学名臣、忠节名臣、经济名臣、文学名臣、内阁辅臣、才力、孝义、死事

  • 吴三桂纪略

    一卷。撰者不详。该书记吴三桂事,自其为明偏裨立功边塞起,至随清军大败李自成起义军止。记述颇详。现有《楚之梼机》本。

  • 义门郑氏奕叶集

    十卷。清郑尔垣(生卒年不详)编。郑尔垣,字一枢,浙江浦江县人,生卒年不详。自宋建炎至明初,郑氏合族而居已达十三代,世称义门。郑尔垣在续编《义门郑氏奕叶吟集》之后,又编成此书。所得遗文十五种,元郑大和,

  • 慎盦文钞

    二卷。清左宗植(生卒年未详。)撰。左宗植字仲基,号景乔,湖南湘阴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官新化桂东县学教谕内阁中书。宗植为左宗棠之兄。宗植优游文学,终老于乡里。然江忠源之初出任兵事,实由于宗植

  • 韵法本俗

    一卷。清丁恺曾撰。恺曾字萼亭,日照(今山东日照县)人。雍正间拔贡。尚撰《望奎楼诗文集》、《说书偶笔》、《西海徵》等。是书分四目:曰四声七音、曰反切之法、曰合声、曰诗韵通转。其名曰“本俗”者,以“本”者

  • 嵩阳集

    无卷数。明刘绘(1505-1573)撰。刘绘,字子素,一字少质,光州(今河南潢川县)人。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官至重庆知府。刘绘工诗文,好击剑,能挽六石弓。著有《嵩阳集》。是集以赋、诗、书、疏,

  • 汉石例

    六卷。清刘宝楠撰。刘宝楠(1791-1855),字楚祯,号念楼,江苏宝应人。曾任直隶文安(今属河北)知县。初治《毛诗》和郑氏(玄)《礼》,后专治《论语》,撰《论语正义》,由其子恭冕续成。另有《念楼集》

  • 汀鹭诗余

    一卷。清杨传弟(生卒年未详)撰。杨传弟有《汀鹭文抄》。此书收词仅十三阕。慢词居多,而含蓄幽远,缠绵悱恻。谭献评之曰:“宛邻词派,不绝如线。盖以其寄托遥深。”有《云自在盦丛书》本。

  • 新昌县志

    二十卷。清金城修,陈恢纂。金城,曾任新昌县知县。此志为民国八年(1919)铅印本。全书二十卷,分为:卷一舆图、建置,卷二山川、水利,卷三至卷四食货上下,卷五礼制,卷六氏族,卷七大事纪,卷八职官表,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