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蒙阴县志

蒙阴县志

八卷,首一卷。清沈黻清修,陈尚仁纂。沈黻清,福建侯官人,举人出身,宣统二年(1910)任蒙阴知县。陈尚仁,淞江人,监生出身。沈黻清宰蒙阴后,见邑志自康熙二十四年(1685)前令刘德芳纂修后,距当时二百二十五年未有续修了。即寻得民间钞本,残缺不全,字迹豕鱼莫辨,乃与邑中绅儒,谋之修举。于是搜辑佚文,网罗近事,遂成新志。《蒙阴县志》宣统二年刻本。此志门类杂乱,内容简陋,然志中载有地震方面资料颇多。其尚有晒印本。

①八卷。清刘德芳纂修。刘德芳字受公,河北文安县人。监生出身,康熙二十一年(1682)任蒙阴县知县。蒙阴,以境内蒙山而得名。汉置蒙阴县,晋齐以后省,元皇庆中复置,隶沂州,明、清因袭未改。《蒙阴县志》创修于自明万历年间杜治,再修于康熙十二年知县屈逸乘。三修于此。刘德芳宰蒙阴县后,见明志已不可得,屈志义例记载极为简陋,文献难考,故集邑中绅士,谋修新志,于是征辑故闻,采访新事,以旧志为蓝本,增以十年来邑中故实,遂成新志。《蒙阴县志》康熙二十四年(1685)刻本,全书八卷,分为:卷一封圻志:沿革、星野、乡社、集市、形势、道里、物产,建置志:城池、官署、仓库、兵防、桥梁、邮铺、坊表、恤政,赋役志:户口、人丁、地政、赋税、盐课、集课;卷二山川志:诸山、诸水、古迹、八景,学校志:儒学、武学、社学、书院,风俗志:古俗近俗,时尚,祠祀志:祀典、寺观、陵墓;卷三职官志:知县、县丞、主簿、典史、学职、巡检官,选举志:征辟、进士、举人、贡生、例监、封赠、恩荫、武科;卷四至卷五人物志:名献、隐德、孝义、武功、流寓、方伎、贞烈;卷六至卷八艺文志:五言、书序、赋诗、碑记、疏引、古诗、律诗、绝句,杂稽志:祯祥、灾异、兵燹、外记。此志体例完备,载述谨严,取材不冗不遗,其中以政教风俗详其沿流、记其殊异,为一大特色。

猜你喜欢

  • 眼科良方

    见《叶氏眼科方》。

  • 雪堂砖录四种

    四卷。清末民国罗振玉撰录。四种为《砖志征存》一卷、《楚州城砖录》一卷、《地券征存》一卷、《恒农砖录》一卷,均为辑录砖文之著作。《砖志征存》为罗振玉所辑,其自序云:“古无志墓之文,葬时烧砖造圹,放砖上,

  • 龙冈山人古文抄

    十卷。《紫藤花室骈文》四卷。清洪良品(?-1897)撰。洪良品字叙澄,号右臣,同治进士,官户科掌印给事中,生卒年及藉里失详。道光以后,清代治古文者,多师法桐城,以方苞,姚鼐为宗。桐城古文,律严制雅,但

  • 成都苏帖

    六册。宋汪应辰辑苏东坡书帖。汪应辰(1118-1176),字圣锡,信州玉山(今江西玉山)人。官端明殿学士,知成都府。汪氏工于笔札,名重天下,刻苏东坡帖于成都西楼,共三十卷,但原刻本已散佚,只剩残帖十卷

  • 博趣斋稿

    二十三卷。明王云凤(1465-1517)撰。云凤字应韶,号虎谷。山西和顺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授礼部主事,历员外郎中。因劾太监李广下狱,降陕州知州。迁陕西提学副使,历山东按察使,召为国子祭酒

  • 读易初稿

    八卷。清丁叙忠撰。丁叙忠字秩臣,湖南长沙人。此书历引宋以来邵周程朱诸儒易说,证以本经,验以人事,所言多为阐发人生道德之旨。他认为周易实际上为卜筮之书,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都不超出民生日用的范畴。人们

  • 佳梦轩丛著

    十一种,二十一卷。清奕赓(生卒年不详)撰。奕赓为满洲正黄旗人,庄亲王之子,官三等侍卫。该书所收十一种为《东华录缀言》六卷、《清语人名译汉》二卷、《歌章祝辞辑录》二卷,《谥法续考》一卷、《本朝王公封号》

  • 攸县志

    五十五卷,首一卷。清王元凯续修,严鸣琦续纂。王元凯,大兴(今北京大兴县)人,曾任攸县知县。攸自汉置县,历有明征。志乘创自明初,至万历时已四修。迄清顺治十七年(1660)知县朱英炽、康熙二十三年(168

  • 石渠意见

    四卷,拾遗二卷,补缺二卷。明王恕(详见《玩易意见》)撰。考《明史·王恕传》,其初致仕在成化二十二年,孝宗立,复召用,后因与邱浚不合求去,以弘治六年闰五月复致仕,自此家居凡十五年。此书首篇自题为“己未季

  • 春秋经异

    十二卷。清张漪(详见《诗传题辞故》)撰。该书撰成于嘉庆初年,按《春秋》十二公次序,每公各为一卷。卷首附录何休、范宁、杜预、胡安国等家序,卷尾附录补遗、勘误。该书大体上在于校订《左传》、《公羊传》及《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