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游草
十五卷。明谢廷谅(约1610年前后在世)撰。廷谅字友可,号九索,江西金溪(一作湖广)人。生卒不详。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授南京刑部主事。官至顺庆知府。廷谅著有《清辉馆集》、《千金堤志》,已著录。此集共十五卷,皆其宦游时所作,故以薄游为名。其中,诗六卷、文九卷。据《明史·艺文志》载廷谅《薄游草》二十四卷。是书仅十五卷,殆非完本。四库已存目。
十五卷。明谢廷谅(约1610年前后在世)撰。廷谅字友可,号九索,江西金溪(一作湖广)人。生卒不详。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授南京刑部主事。官至顺庆知府。廷谅著有《清辉馆集》、《千金堤志》,已著录。此集共十五卷,皆其宦游时所作,故以薄游为名。其中,诗六卷、文九卷。据《明史·艺文志》载廷谅《薄游草》二十四卷。是书仅十五卷,殆非完本。四库已存目。
六卷。清冯登府撰。此书写在钱大昕《潜研堂集答问》之后,其精粹不及钱氏之书。篇中对于《诗经·邶风·旄丘》“琐兮尾兮”,亦引钱说。篇中还认为东晋时别有一孔安国,亦通经学,与梅赜上书元帝时相先后,《尚书传》
一卷。清刘瓒(生卒年不详)撰。瓒,山东单县人。该书记其父刘弘甲寻亲经过。弘甲父兴邦官云南澄江府时,遇吴三桂叛,之后音信隔绝。十余年后,弘甲历尽险阻,终于找回父亲。前有康熙六十年(1721年)衍圣公孔毓
一卷。清严可均辑。严氏生平见“尔雅一切注音”条。卷首有严氏自序,卷末有叶德辉付刊时跋语。卷中所辑,系从《艺文类聚》、《初学记》、《太平御览》中录出者,计释器四则、释天二则、释地四则、释水一则、释草八则
一卷 明卢之颐(1598-1664)撰。卢之颐字子由,又子繇,一字繇生,号芦中人,一号晋公。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其父卢复精通医学,颇有医名,兼通佛学。卢氏自幼得家传,又多得名师传授,曾向王绍隆学习仲
① 五卷。清李光地(1642-1718)撰。光地字晋卿,号厚庵。福建安溪人。康熙进士,累官至直隶巡抚、文渊阁大学士。著录甚多,有《周易通论》、《尚书解义》、《孝经全注》、《离骚经注》、《二程遗书》、《
二卷。清孔广居(生卒年不详)撰。广居字千秋,号瑶山,江阴(今属江苏)人,孔子七十世孙。是书把《说文解字》的可疑之处汇成一编,本顾炎武十部韵目分隶各字,而以《论六书条例》冠于前。凡《说文》之可疑者,参以
二十卷,唐刘知几撰。刘知几(661-721),字子玄,彭城(今江苏徐州)人,著名历史学家。20岁举进士,授获嘉县主簿,潜心经史诸子及杂记小书。武则天临朝时,下制九品以上各言时政得失,刘知几上表陈四事,
四卷。近人易顺鼎(1858-1920)撰。顺鼎字仲实,号湘农,又号哭盦,湖南汉寿县人,光绪元年(1875)举人,官广西右江道、云南临安开广道、广东钦廉道等。顺鼎以诗名著海内,对经学亦有研究,此书刊行时
三十卷。清江永(1681-1762)撰。江永字慎修,安徽婺源人。清经学家,著有《周礼疑义举要》、《礼书纲目》八十五卷等。是书前有窦容恂、吴华孙序、江永自序及凡例,凡例后又有门人汪世望等及其子江逢圣、江
十卷。清吴伟业(109-1671)编。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太仓(今属江苏)人。伟业,崇祯四年(163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迁东宫侍读,南京国子监司业。福王时,拜少詹事。因与马士英、阮大铖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