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桑乐府
一卷。清沈炳震(1679-1737)撰。沈炳震,字寅驭,号东甫,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年五十九岁。岁贡生,乾隆元年(1736)荐试博学鸿词。炳震少好博览,才益闳雅,尤深史学,著作宏富。著有:《增默斋诗》、《杂著》、《井鱼编》、《唐诗金粉》、《历代帝系纪元歌》、《二十四史四谱》、《九经辩字蒙读》等。是集乃其《增默斋诗集》之一种,共20首,都是七言长句。诗风较为清丽。该书《四库全书总目》列入存目书著录。
一卷。清沈炳震(1679-1737)撰。沈炳震,字寅驭,号东甫,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年五十九岁。岁贡生,乾隆元年(1736)荐试博学鸿词。炳震少好博览,才益闳雅,尤深史学,著作宏富。著有:《增默斋诗》、《杂著》、《井鱼编》、《唐诗金粉》、《历代帝系纪元歌》、《二十四史四谱》、《九经辩字蒙读》等。是集乃其《增默斋诗集》之一种,共20首,都是七言长句。诗风较为清丽。该书《四库全书总目》列入存目书著录。
见《说唐演义后传》。
四十种,八十一卷。清赵之谦(1829-1884)编。赵之谦字益甫,又字撝叔,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屡试不第。光绪末年,沈氏鸣野山房藏书散出,所存精本多数转到其友杨器之手里。赵之谦便常常借阅钞留,先
三十卷。唐徐坚(659-729)等撰。徐坚字元固,湖州长城(今浙江长兴县)人。少好学,通览经史。中宗时,任礼部侍郎、修文馆学士。睿宗时,迁黄门侍郎,封东海郡公。玄宗时,任集贤院学士,位至光禄大夫。学识
一卷。明袁仁撰。仁字良贵,号蓡波,苏州人。生卒年不详。著有《尚书砭蔡编》、《毛诗或问》、《春秋胡传考误》。是编意旨,主于伸“小序”抑《集传》,设为问答以阐明道理。既诋徐祯卿、孙钟元“毛诗训诂”之说,又
十五卷。《补遗》一卷。《年谱》一卷。《附录》一卷。唐颜真卿(709-785)撰。颜真卿,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开元二十二年(724)举进士,开元二十四年(726),登拔萃科。任醴泉县尉,累
一卷。清陈奂(详见《诗毛氏传疏》撰。陈奂少从江沅游,通六书音韵,师事段玉裁,治《毛诗》、《说文》,又与高邮王引之、王念孙父子交游。陈奂是清代学者中治《毛诗》最有成就者之一。他还精通礼学,认为论礼当追溯
三十五卷。清强汝询撰。汝询字赓廷,溧阳(今江苏溧阳)人。著有《求益斋读书记》、《汉州郡县吏制考》、《垛积衍术》、《求益斋随笔》、《求益斋文集》等。《春秋测义》撰成于清光绪九年(1883)。作者认为《春
十二卷,首一卷。清张营堠修、周家驹纂。张营堠,武义县知县。此志为嘉庆九年(1804)刻本。卷首序例、修志姓氏。全书十二卷首一卷,分为:卷一疆域、建置。卷二山川、水利。卷三田赋、物产、礼俗、惠政。卷四公
一卷。南宋龚颐正(生卒年不详)撰。龚颐正字养正,本名惇颐,因避光宗讳改。和州历阳(今安徽和县)人,一说处州遂昌(今属浙江)人。龚颐正以学问文章知名当世,曾著《元祐党籍列传谱述》淳熙中,为史院编辑《四朝
一卷。宋田锡撰。田锡,字表圣,洪雅(今四川省洪雅县)人。太平兴国进士,累官谏议大夫,史馆修撰。田锡遇事敢言,不避权贵,他历事两朝,始终以谏诤为己任,曾经封疏五十三卷并全部焚烧,说:“直谏,臣职也。岂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