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蜃楼志

蜃楼志

又名《蜃楼志全传》 清庾岭劳人撰。此书的作者、生平事迹无考。从书中大量出现的粤东山川形势、风土人情来看,作者可能是粤地人。最早刻本的刊刻年代是嘉庆九年,大致可以确认书成于乾嘉时期,作者亦是此时期的人。《蜃楼志》全书二十四回,以洋商苏万魁之子苏吉士为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他容貌英俊,性格温柔,不喜读书,厌烦经商,而一味迷恋女色、贪图享乐;其父苏万魁因主持与洋商的贸易,积有大量财富,被新任海关监督赫致甫敲诈;赫致甫骄奢荒淫,姬妾众多,鱼肉百姓,贪得无厌;官逼民反,姚霍武率众起义,抗击官兵。作品以清新洗炼的文笔,成功地刻画出中国文学史上早期商业买办资本家的艺术形象,真实地描摹了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以广州为中心的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世态人情与风俗习性,展示了乾嘉“太平盛世”之末,社会的黑暗、封建统治的腐败、下层民众的反抗这样一幅山雨欲来的历史画面。《蜃楼志》艺术成就也较突出,它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的现实主义传统,写广东官场、写洋行极为真切,颇具时代特征。小说的头绪很繁复,但却不散、不乱。巧妙地运用苏吉士这一人物前后贯穿起来,时而花前月下、灯红酒绿的日常琐细生活,时而刀光剑影、金戈铁马的战争场面,张驰有致,疏密相间。另外,人物形象丰富多彩,既有贪官污吏,又有帮闲篾片;既有红男绿女,又有江湖匪盗,通过众多人物的命运和遭际,表现了较为广阔的社会生活图景。小说文笔俏丽、简洁,较少斧凿痕迹。但是,小说中有不少摹仿《金瓶梅》、《红楼梦》、《水浒传》等书的细节描写,并且因袭的痕迹很明显。不过,从整体上看,《蜃楼志》不失为清代《红楼梦》之后的一部比较优秀的作品。受明中叶以来秽词淫曲的影响,本书在许多地方对男女之情有过分的渲染,流露出不健康的情调,这是它在清代遭禁,湮灭无闻的基本原因。本书有清嘉庆九年(1804)刊本,是现存最早的版本。另有嘉庆十二年(1807)刻八卷本,不详刻本年代的二十四卷本、咸丰八年(1858)刻《蜃楼志全传》本。还有谭正璧藏石印六卷改名《盖世无双情中奇》本。今人校点本有两种,一是1987年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的《蜃楼志全传》,一是1988年齐鲁书社的《蜃楼志》。

猜你喜欢

  • 元史本证

    五十卷。清汪辉祖(1730-1807)撰。辉祖字焕曾,号龙庄、归庐,浙江萧山人。乾隆乙未(1775)进士,官湖南宁远县知县。著述颇多,计有三十多种,四百余卷。王宗炎《汪龙庄行状》称他“邃于史,尤留意名

  • 朱子年谱

    《年谱》四卷,《考异》四卷,《附录》二卷,并为清王懋竑(1668~1741)撰。王懋竑字子中、舆中,号白田,宝应(今属江苏)人。康熙进士,补安庆府教授,授翰林院编修,以老病归里。少从叔父王式丹学,精研

  • 韩非子

    见《韩子》。

  • 御定道德经注

    见福临《御注道德经》

  • 大观堂文集

    三卷。余缙撰。余缙,清代诸暨(今浙江诸暨县)人。字仲绅,号浣公。顺治壬辰(1652)进士,官至河南道监察御史,有《大观堂文集》。是集即其官御史时所上诸疏,共四十三篇,另附外官告病诸疏,是其未上之稿。

  • 填词

    六卷。清毛奇龄(1623-1713)撰。毛奇龄字大可,号初晴,又以郡望称西河,浙江萧山人。早年曾参加抗清复明活动,失败后改名换姓,逃匿江湖间。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充《明史》

  • 四书讲录

    五卷。清胡统虞撰。统虞字孝绪,湖南武陵人,官国子监祭酒。是书一卷《大学》,二卷《中庸》,三卷《上论》,四卷《下论》,五卷《孟子》,系统虞在金台社为诸子讲学,其子觐征录而存之。统虞学宗阳明,唯不甚驳难朱

  • 金陵古金石考

    一卷。明顾起元撰。顾起元,字太初,江宁(今属江苏省)人。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官至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谥文庄。该书著录顾于金陵(今南京)所得古金石,按年代次序编撰,每器、石各记录所

  • 后六帖

    见《白孔六帖》。

  • 元清乐府小令十二种

    十二卷。不著撰人。是编汇辑《张小山小令》二卷、《乔梦符小令》一卷等,共六七种,书随刊随印,散见各处,不知所刻共有多少种。以所汇刻者皆由元迄清诗词小令,故题曰元清小令。每卷所记,皆注其年月,可以考其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