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说唐演义后传

说唐演义后传

五十五回。题“鸳湖渔叟校订”,与《说唐演义全传》同一作者,未确知是何人。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叙唐太宗年间罗通征北番和薛仁贵征高丽两个主要中心故事。简称《说唐后传》。前十四回写罗通征北:李世民拜秦琼为帅征北,被屠炉公主围困,程咬金回京搬兵,罗成之子罗通在小教场比武夺帅印征北。十五回之后是薛仁贵东征高丽:书中说薛仁贵乃罗成转世,上应白虎星,天数当由他辅佐唐太宗征服高丽,但由于张士贵从中阻挠,一直到第四十二回才与唐太宗君臣相认,最后终于打败了高丽元帅盖苏文,班师回朝。该书虽为讲史,但史实的成分很少,除几个主要人名为历史实有、征北与征高丽事为历史实有外,具体细节都是依据民间传说虚构而成,英雄传奇色彩很重。故事情节构设曲折,但荒诞宿命成分也不少。该书在文学史上很少被提到,但在民间流传甚广,尤其是薛仁贵征高丽的故事,在该书基础上经说节人反复演编,已成广为人知的传说。有清乾隆三年(1738)姑苏绿慎堂藏板本,藏辽宁省图书馆。另有乾隆三十三年(1768)鸳湖最乐堂发兑本,光绪四年(1878)文和堂刻六卷本。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有别本《说唐后传》八卷,为渔古山房刊本,书前题“姑苏如莲居士编次”,有鸳湖渔叟序,前二卷十六回题《说唐小英雄传》,后六卷四十二回题《说唐薛家府传》,实际是五十五回本《说唐演义后传》,析为二书。《说唐小英雄传》二卷十六回相当于《说唐演义后传》的前十四回;《说唐薛家府传》六卷四十二回相当于《说唐演义后传》十五回之后。属于此种八卷二编本的还有尚友斋梓行本和善成堂本。

猜你喜欢

  • 妙远堂集

    四十卷。明马之骏(1588-1625)撰。马之骏,字仲良,河南新野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官户部主事。著有《妙选堂集》。是集凡四十卷。诗十四卷、文二十六卷。万历年间,文体渐变,竟陵(今湖北天

  • 编蓬集

    二十五卷。明唐汝询(1565-?)撰。唐汝询,字仲言,上海华亭(今松江)人。卒年不详。其五岁而瞽。父兄抱膝上,授以三百篇及唐诗,无不成诵。旁通经史。尝撰《唐诗解》、《唐诗十集》等书,援据核博,当时之世

  • 法书通释

    二卷。明张绅撰。陶宗仪的《书史会要》中只说张绅是山东人,洪武年间官浙江布政使。又据《明史·吴宗伯传》中载鲍恂之事,称洪武十五年吉安余诠、高邮张长年、登州张绅并以明经老成,为礼部主事所荐,召至京师。鲍恂

  • 蔡可泉集

    十五卷。明蔡克廉(约1543前后在世)撰。蔡克廉,字道卿,晋江(今福建厦门市)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八年(1529)进士,官户部尚书。著有《可泉集》。是集为蔡克廉诗文集。凡十五卷。其文每篇之前俱注明时间

  • 筹海初集

    四卷。清关天培(1871-1841)撰。关天培,字仲因,号滋圃,江南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嘉庆八年(1803),由行伍考取武生,拨补外委,历升千总。道光十三年(1883),累官署江南提督。次年,授广东

  • 离骚正义

    一卷。清方苞(1668-1749)撰。方苞字灵皋,号望溪,桐城(今安徽桐城)人。康熙四十五年进士,曾因戴名世《南山集》案牵连入狱,后得赦。官礼部侍郎。桐城派创始人。论文提倡义法,立论大抵本宋朝程朱理学

  • 周易引端

    四卷。清邵宝华撰。邵宝华字荆献,号纯斋。河南西平人。此书意在发明周易义理,于象数涉猎不多。有时杂引史事证经,多不切确。如释“屯”其膏为:“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吾于前明崇祯见之。”释“明夷”卦“

  • 中庸释

    一卷。清郭阶(详见《大学古本释》)撰。首有自序,极诋朱子分章之不善。是书以性、道、教为目,诂以明诚礼,综其纲于时,书中即阐发此义。性足赅情,所以一中庸者,诚也。道明乎出入,动作万殊,归于一本,明也。教

  • 猗氏县志

    ①十卷。清陈一魁修,卫既斋纂。陈一魁,浙江金华县人。出身贡生,康熙十一年(1672)任猗氏县知县。卫既斋,邑人,进士出身,曾任巡抚贵州等处地方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顺天府府尹、山东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康熙

  • 来苏吴氏原泉诗集

    八卷。明吴宗周编。吴宗周,字子旦,号石冈,宣城(今属安徽)人,生卒年不详。弘治九年(1496)进士,官至临江知府。本书辑其先世以来之诗,始宋迄明。书中编者自序称,以先人之作为内集,外人所赠为外集,附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