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说文补详字义

说文补详字义

十四卷。清沙木(生卒年不详)撰。沙木字青岩,浙江嘉兴人。著有《艺文备览》百二十卷。是书首为沙氏自序,次为凡例标目,下依《说文》部次分为十四卷。其中所补所详之义,本散附于《艺文备览》之内各字之下,而后别录成为此编,以《补详字义》名其书而单行。其所补者为《说文》中的阙义疑难及不解之引经引读者,所详者系就大徐注中之“不知其审”、“不可详究”、“未详所出”、“疑相承误”、“疑似相因”者,为之详加说解。核其所补所详,大都是望文生义。如谓“由”曰:“行之所自出也,一曰经也。从田,出其首。”这是补许书逸字例。又如谓“兟”曰:“取勇于进修之志,故‘赞’字从此。”这是详许书之阙义。皆是随意立说,殊无所据。于许书之所遗,不足以言补;于徐注之所略,亦不足以言详。其附注“某属六书某类”,惟以“本”、“末”几字为指事,从‘木’所加‘一’为记识,尚不背六书原旨,如以‘考’为形声,以‘叵’、‘斤’、‘丸’诸字为转注,则又误认转注为形声,误认会意为转注,可见沙氏并未通“六书”。是书价值不大,有嘉庆间刊本。

猜你喜欢

  • 炳烛编

    四卷。清李赓芸(1754-1827)撰。李赓芸字生甫,嘉定(今上海市嘉定)人。慕许慎之学,自署许斋。乾隆进士。知浙江孝、丰等县,嘉庆间累官福建布政使。李赓芸淹贯经史,通六艺,精三礼,著有《稻香吟馆诗文

  • 周易应氏集解

    十三卷。清应撝谦撰。应撝谦字嗣寅,钱塘(今浙江余杭)人。康熙十八年(1679)曾经举博学鸿词。该书朱彝尊《经义考》作十七卷。此本仅十三卷,但首尾具全,不象有所佚脱。也可能是朱彝尊的记述有误。其注杂采诸

  • 小匡文钞

    四卷。清毛先舒(1620-1688)撰。生平详见《声韵丛说》辞目。《小匡文钞》共四卷,为毛先舒晚年亲订的《思古堂十四种书》中的一种。前有自序,称“小匡文钞者,文皆小有所匡者也”,又称“求契于无心,怀其

  • 花雨楼丛钞书

    二十九种,八十七卷。清张寿荣编。张寿荣字鞠龄,镇海(今浙江省镇海县)人。生卒年不详。同治年间举人,著作有《舫庐诗草》。张寿荣家富藏书,其先人已收集图书二万余卷,藏书室名曰花雨楼。他在此基础上又陆续购进

  • 无冤录

    二卷。元无名氏撰。《永乐大典》载有此书,称王与撰。王与生平不详,不知为何许人。作者在《无冤录》中自称曾任过盐官。书中所载多元代至元、元贞、大德年间的官牒条文,又多引《平冤录》、《洗冤录》中的文字。上卷

  • 尚书商谊

    三卷。王树楠撰。王树楠(1859——1936年)字晋卿,号陶庐老人,近代学者,新城(今山东桓台)人,清光绪年间进士,官至新疆布政使。清亡入民国后,曾参加编修《清史稿》,著有《陶庐文集》等。在“自序”中

  • 天台山志

    一卷。作者佚名。书末称世祖皇帝封道士王中立为仁靖纯素真人,故知为元人所作。书中称前至元间,又知作者当为元顺帝时人。《四库全书总目》云:“其书颇典雅可观,惟七十二福地一条,不引杜光庭书而引记纂渊海,知为

  • 肆献裸馈食礼

    三卷。清任启运撰。作者详见“宫室考”条。是编以《仪礼》中特性、少牢、馈食皆七礼为据,又采其他传记中王礼之说加以推演。不得于经,则求诸注疏以补之,共五篇。一曰祭统,二曰去蠲,三曰朝践,四曰正祭,五曰绎祭

  • 灵岩山人诗集

    四十卷。《年谱》一卷。灵岩山人集,清毕沅(1730-1797)撰。毕沅字纕蘅,一字秋帆,自号灵岩山人,江苏镇洋(今江苏太仓)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进士,授修撰。官甘陕甚久,后累官至湖广总督。其治

  • 涡阳县志

    十七卷,首一卷。黄佩兰修,玉佩箴等纂。黄佩兰,字自芳,河南叶县人,民国六年(1917)来知涡阳县事。王佩箴,字敬民,河南南阳人。涡阳县设治,始于清同治初年,割蒙、亳、宿、阜四县土壤相接者,隶于版图,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