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学中庸日录
二卷。清康吕赐撰。吕赐字复斋,别号一峰,武功(今陕西武功县)人。此书有《读大学日录》一卷,《读中庸日录》一卷。作者宗信王阳明之学,该书也力阐王氏之说,对王氏“致良知”之说及“慎独”之说尤为推崇。
二卷。清康吕赐撰。吕赐字复斋,别号一峰,武功(今陕西武功县)人。此书有《读大学日录》一卷,《读中庸日录》一卷。作者宗信王阳明之学,该书也力阐王氏之说,对王氏“致良知”之说及“慎独”之说尤为推崇。
清刘尔(约1681年前后在世)撰。刘尔字敬又,一字雪石,宜君(今陕西宜君)人,生卒年不详。博极群书,力耕自给。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曾被荐举“博学鸿儒科”,力辞不就。此集诗不分卷,其诗刻意摹仿杜甫
三卷。南宋陈显微(生卒年不详)撰。陈显微,字宗道,号抱一子。淮阳(今河南省)人,临安佑圣观道士。撰有《周易参同契解》、《玄圣篇》、《显微卮言》、《神仙养生秘术》、《文始真经言外旨》等。前人研究《周易参
二卷。明冯梦龙(1574-1646)撰。梦龙字犹龙,又字耳犹,号翔甫,别署龙子犹、姑苏词奴、墨憨斋主人。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崇祯初贡生,官丹徒训导,寿宁知县。梦龙才情跌宕,诗文藻丽,尤明经学,著述颇
①十卷。清黄浚修,王特先纂。黄浚号秀宗,歙县人,贡生出身,康熙五十二年(1713)任滕县知县。王特先,邑人。黄浚掌滕县后,正逢兖州知州金一凤欲修郡志,征各州、邑各辑新志,于是黄浚询诸父老,谋之绅士,以
一卷。吴起(?-前381年)撰。吴起,卫国左氏(今山东曹县北)人,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他“好用兵,尝学于曾子,事鲁君”。后来齐攻鲁,因吴起妻为齐女而被鲁人疑忌,起乃杀
八卷。清于鬯撰。于鬯有《校周易》已著录。是编从胡承珙《毛诗后笺》之说认为诗序可分为作诗与序诗两类。作诗即专就一事一物比兴成文,所要表述的意志情趣尽在篇句之中。序诗则撮举众诗美刺之意,一诗所歌咏者往往又
八卷。清陈寿祺撰。陈寿祺曾辑校《尚书大传》四卷,《补遗》一卷,题汉伏胜撰,已为《四库全书总目》著录,而附之于经解之末,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则认为,此《尚书大传》乃张生、欧阳生所述,只不过源出于伏胜罢
三卷。宋代释赞宁(919-1001)撰。赞宁生平事迹详见《宋高僧传》辞条。《大宋僧史略》一书,亦简称《僧史略》,虽名为僧史,事实上是佛教事物及佛教典章制度的起源和沿革的记载。赞宁受宋太祖之命编修此书,
①四卷,清刘修,何藩等纂。刘,直隶高阳(河北高阳)人,进士,官随州知州。何藩,随州人,庠生。州志明以前无可考,成化十三年(1477)州牧伍希闵修志,嘉靖十六年(1537)州牧任德再修,又有州人颜木撰《
六十卷。明皇甫汸(198-1583)撰。皇甫字子循,号百泉,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南)人。皇甫涍之弟。七岁能诗,与兄冲、涍、弟濂号“皇甫四杰”。嘉靖八年(1529年)进士。历工部主事,官至云南佥事。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