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辽文补录

辽文补录

一卷。黄任恒(1876-?)辑。黄任恒,字秩南,号述窠。广东南海人。黄任恒以“昔人断代选文,自上古以至前明,每朝皆有总集,张氏(金吾)《金文最》后出,而辽尚未有全文”。因“仿其例辑之”,于“骈散诸文而外,增入歌诗,高丽、西夏为藩辅之邦,亦收编内”(《辽文最》自叙)。历岁增删,屡易其稿,成于光绪三十年(1904),其书原名《辽文最》,四卷,得诗文一百八十余篇。后来,1919年,黄任恒于书肆得见《辽文存》,方知缪荃孙二十年前已有此辑,遂摘录《辽文最》稿本中缪书所阙者,凡七十余篇,易名为《辽文补录》。全书分为诗、词、谣谚、诏谕、册诰、表状、书牒、论、序、碑记、祭文、杂文等十余体类。唯黄任恒当时只见缪荃孙《辽文存》,而犹未获见王仁俊《辽文萃》,故其书与《辽文萃》亦有复见者。此人远处南天一隅,而于北国文献,情有独钟,缀拾丛残,斐然成书,亦难能可贵。《辽文补录》有《述窠杂纂》本、《辽痕》,1925年,广州聚珍印书局排印本。黄任恒又有《补辽史艺文志》一卷,自谓“因搜纪传,旁及杂书,四部分编,例严去取,较视近辑,矜慎倍加”。

猜你喜欢

  • 说文解字篆韵谱

    五卷。南唐徐锴(其生平著述见《说文解字系传》)撰。是书是为《说文解字》作的音序检字表,是与《说文系传》相配的。它取许书所收释的一万零五百一十六字,按平上去入四声分类编次而成。凡小篆皆有音训,其无音训者

  • 文心雕龙

    十卷。梁刘勰(约465-532)撰。刘勰,字彦和,祖籍东莞莒(今山东莒县)人,后迁京口(江苏镇江)。天监中,兼东宫通事、舍人,迁步兵校尉,兼舍人如故,深得萧统赏识。后出家为僧改名慧地。此书成于南齐末年

  • 说文段注订补

    十四卷。清王绍兰(1760-1825)撰。绍兰字畹馨,号南陔,晚年自号思惟居士,萧山(今属浙江)人。乾隆五十八年(1793)进士,官至福建巡抚。学以许慎、郑玄为宗,于《仪礼》、《说文》致力尤深,著述宏

  • 经读考异

    八卷,补经读考异一卷,句读叙述二卷,补一卷。清武亿(1745-1799)撰。武亿字虚谷,一字小石,号授堂,又号半石山人,河南偃师(今洛阳)人,经学家、经史考据家、金石学家。武亿少喜读书,遇灾屋圮,架席

  • 六经图

    ①六卷。宋杨甲(生卒年不详)撰,宋毛邦翰补。杨甲字鼎卿(一说为嗣清),遂宁(今属四川省)人,乾道二年进士,有诗文传世。邦翰字号及生卒年月均不详,衢州江山(今属浙江省)人,绍兴二十七年进士,乾道初官抚州

  • 丛笔轩遗稿

    三卷。《附录》一卷。清孙采芙(生卒年不详)撰。孙采英,江苏仪征人,胡培系之妻。此书有光绪十三年(1887)世泽楼刊本。

  • 舆识随笔

    一卷。明杨德周(生卒年不详)撰。杨德周著有《澹圃芋记》。此书杂采经史中的奇字,抄辑成帙,皆引原著,并无新意。

  • 事物纪原集类

    见《事物纪原》。

  • 孙子书

    见《孙子书校解引类》。

  • 春秋纬

    不分卷。清黄奭(详见《汉学堂丛书》)辑。据《隋书·经籍志》说,阮孝绪《七录》著录有《春秋纬》三十卷,宋均注。《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并著录宋均注《春秋纬》三十八卷。宋以后散佚。明代学者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