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道山清话

道山清话

一卷。撰者不详。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载:“不知何人。跋语称:大父国史在馆阁久,多识前辈,著《馆秘录》、《曝书记》,与此而三。兵火散失,近得此书于曾仲存家。末题朝奉大夫暐,亦不著姓。”《宋史艺文志》子部小说类有《道山新闻》一卷,也未题撰人。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说:“《宋史艺文志》小说家有《道山新闻》一卷,不知作者,当即此书。”此书共一百三十四条,所记皆北宋杂事,迄宋徽宗崇宁五年而止,书大约成于此时。所记人物和事件,多于史实不符。版本有明覆宋本、《四库全书》本、《百川学海》本、《五朝小说》本、《学津讨原》本、《古今说部丛书》本、《说库》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猜你喜欢

  • 鞠通乐府

    三卷。清沈自晋(1583-1665)撰。沈自晋字伯明、长康,号鞠通生、西来公,江苏吴江人。弱冠即补博士弟子员。于书无所不窥,而尤通音律。尝从伯父词隐沈璟先生作东山之游。一时海内南词家,如范香令、卜大荒

  • 书法年纪

    一卷。清郭础撰。郭础生卒年与事迹不详。字石公,江都(今江苏扬州市)人。顺治九年(1652)进士,官至顺德府知府。此书记历代善书之人,自晋代直至清代,但所收过狭,未免挂一漏万。书后附有《古画品》书目。此

  • 老子口义

    四卷。宋林希逸(详见《考工记解》)撰。《老子口义》又称《道德真经口义》。此书成于景定辛酉年(1261)。焦竑《国史志》著录林希逸《老子口义》四卷,即上两卷为《道经》,下两卷为《德经》。《述古堂书目》著

  • 纪事约言

    二卷,清夏勤墉撰。夏勤墉,字阳孟,江阴(今属江苏)人,县学生员。《纪事约言》一书是其取袁枢、陈邦瞻的《纪事本末》,自春秋后迄宋代,按其年代顺序将历史事件逐条编排而成,其中也有他的一些论断。此书将治河与

  • 说文染指

    二卷。清吴楚(生卒年不详)撰。吴楚字小山,四川酉阳人。是书着重训释字义,每说一字,少则数百言,多则逾千言,务为详尽,而于许氏故训,颇多违词,乃是为纠正许氏说解而作。按其所说诸字,如以“帥”为“将帅”之

  • 东阿县志

    ①十二卷。清刘沛先原修,郑廷瑾增修,苏日增增纂。刘沛先,嘉陵人,康熙四年任东阿县知县。郑廷瑾,福建清溪人,举人出身,康熙五十二年(1713)任东阿县知县。苏日增,邑人,贡生出身,考东阿县志,创修于明弘

  • 剪愁吟

    一卷。清姚栖霞撰。姚栖霞,生平不详,江苏吴江人,姚岱之女。清代诗人。自幼聪慧异常,能辨四声,十岁时即能赋诗。年十七而早逝。此书有蒋再山刊本,没有刊书年代。书前有其父姚岱及朱春生所作序言,有郭麐、郑璜、

  • 中原音韵

    二卷。元周德清撰。周德清(1277-1365年)字日湛,号挺斋,瑞州高安(今江西高安县)人。《高安县志》云:“周德清,号挺斋。暇堂人。工乐府,精通音律。所著有《中原音韵》行世。虞伯生序之曰:随时体制,

  • 中庸心法渊源

    一卷。署名为东海乐天翁著,又署名男彬桐校。不知其何姓,书无序例。大意以为《中庸》一书是圣门传授的心法。道统不自尧舜始,羲皇承接往圣心源,始作八卦。一划象天,人得一以立命,为中。两划象地,人备其二,见诸

  • 新疆建置志

    四卷。清宋伯鲁纂。宋伯鲁字芝田,陕西醴泉人。《新疆建置志》光绪三十三年(1907)刻本。全书四卷,分总论、沿革与行政区划,继分别叙述道、府、州、县的沿革。此志史料详实,叙事详略有据。其尚有民国二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