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都门竹枝词、草珠一串、都门打油歌等十三种

都门竹枝词、草珠一串、都门打油歌等十三种

十三卷。不著编者姓氏。此编合《都门竹枝词》《草珠一串》、《都门杂咏》、《新增》及《续增都门杂咏》、《芝兰室都门新竹枝词初集》、《都门虫语》、《都门赘语》、《都门打油歌》、《都门纪变三十首绝句》、《京华百二竹枝词》、《京华慷慨竹枝词》、《京都新竹枝词》等十三种各一卷。《都门竹枝词》一卷,嘉庆十八年(1813)刻本,撰人名氏时代皆未著明。自序谓补杨米人所作之遗,凡米人已作者不复见,分为街市、服用、时尚、候选、考试、教馆、胥吏、内眷、观剧十类。类各十首,共百首,既以胥吏、内眷,近于言公事谈闺阁,乃删此二类,只余八十首。此都门竹枝篇什别行之最早者,又有别本一种,则于街市类多二首,时尚类多一首,并补加街市标题。《草珠一串》一卷,原亦名《京都竹枝词百八首》,满洲得与撰。得与号硕享,辉发那喇氏,自序谓:“嘉庆十九年(1814)新夏,友人持《京都竹枝词八十首》见示,不知出自谁手,大半证刺时人时事未寓箴规,匪独有伤忠厚之心,且恐蹈诽谤之罪。立秋后五日,芸窗静坐,忽闻满院蕉声,筚户虽开,不见同人履迹。潇潇细雨,空余北海之心;勃勃诗情,敢效东施之态。因人及物,共得百有八章,集腋成裘,真乃一言以蔽,名之曰《草珠一串》。”结尾不署姓名和年月,所为诗分为总起四首、文武各官十首、兵丁六首、商贾十首、妇女、风俗各八首、时尚六首、饮食八首、市井十八首、名胜、游览各十四首、总结二首。诗意有必须解释者,则为注明。本编为各竹枝中最善之本。《都门杂咏》、《新增都门杂咏》、《续增都门杂咏》各一卷,皆附著于《都门纪略》中。《芝兰室都门新竹枝词初集》一卷,不著撰人。别据廉浦氏《石门闲咏》自序,知为蒙古巴朗氏旌额里,号廉浦者所作。原序谓自同治六年(1867)至八年(1869)共作都门新竹枝词三百二十首。今仅得初集,系刻于同治六年(1867)之本。分市井、闺阁、歌谣、文士、衣饰、游赏、洋药、和尚、捐输、风俗十门,诗八十首。中有阙损。则同治六年(1867)以后至八年(1869),所作尚有二百余首,必有续集可知。《都门虫语》,签题《春明杂咏》一卷,醉春山房主人少山撰。光绪三年(1877)刊于驻萍轩,分科名、仕宦、风俗、翰墨、古迹、闺阁、时尚、技艺、词场九门,诗六十五首。《都门赘语》一卷,寿光韩又黎撰。其门人吴东山家儒为之校订,略加注释。光绪六年(1880)刊于斫佳山房,分古迹、街坊、游览、时风四门,共诗二百首。述意尾声一首,言皆雅正。前后有王敝弁言、吴家儒跋。《都门打油歌》不分卷。光绪二十年(1894)抄本,不著撰人,共诗六十一首,不分门类。《都门纪变三十首绝句》一卷,长白敦崇撰。敦崇有《燕京岁时记》。此为光绪二十六年(1900)秋冬间,都门事变纪实之作。《京华百二竹枝词》一卷,宣统元年(1909)兰陵忧患生撰《遇园杂著》之一,不具姓名,仅著其校阅弟子刘凯夔、萧秉清名籍,诗计一百二十首,每首皆有注释。《京华慷慨竹枝词》一卷,宣统二年(1910)吾庐儒撰。共诗一百首,皆有标题。《京都新竹枝词》一卷,民国二年(1913)石印本,撰者皆无真实姓名,如子虚、谌墅、逸云、湛园、百里等分撰,老羞校印,共诗一百四十九首,间有标题注释。以上竹枝打油体诗十三种,内别行十种,描写皇居风土,较各地记载乡俗之书为重。其劝善规恶,不失诗家温柔敦厚之道。词句清婉,俗而不厌,其他不露真实名姓,淫靡其辞,有伤道德诸作,假以附庸而已。有嘉庆至民国刻本、铅印本、石印本、抄本。

猜你喜欢

  • 训纂篇

    一卷。汉扬雄(前53-后18)撰。清马国翰辑。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西汉文学家、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著有《甘泉》、《河东》、《羽猎》、《长杨》四赋,《法言》、《太玄》、《方言》、《训纂

  • 雅雨堂文集

    四卷。清卢见曾(1690-?)撰。卢见曾,字抱孙,号雅雨山人。山东德州人。卢道悦之子。康熙年间进士,官至两淮监运使。卢见曾足智多才,勤于吏治,为官有政绩。好校刊古书,曾补刊朱彝尊《经义考》,仿《中州集

  • 天经或问前集

    四卷。清游艺(生卒年不详)撰。游艺字子六,建宁(今福建建瓯)人。是书分前后二集,此前集。前集就天象日月星辰之运行及风雨雷电霜雾虹霓之类气象问题设问设答,阐明其原由。尤为卓识者,不言占验。全书就历术原理

  • 周易象义

    不分卷。明章潢(1506-1588)撰。潢字本清,南昌人。万历三十三年(1605)被荐授予顺天府学训导,因年已七十九岁而未能赴任,但仍享官俸,八十二岁时终于家。事迹附载《明史·儒林传》邓元锡传末。该书

  • 论语注

    二十卷。清戴望(详见《戴氏注论语》)撰。望喜谈今文。是书以何劭公为公羊大师,其注《论语》应依齐论。对刘氏《述何》、宋氏《发微》只约略例举,大都不列章句。而只依篇注释。是书多本于刘、宋之说,支离附会。间

  • 华鄂堂集

    二卷。清周彝(约1710前后在世)撰。周彝,字策铭,娄县(今上海松江)人。生卒年不详。康熙三十六年(1697)进士,官翰林院编修。著有《华鄂堂集》。此集共二卷,皆为诗。周彝作诗,喜为长篇,如《送张长史

  • 张抱初年谱

    一卷。明冯奋庸撰。奋庸,字则中,寿安(今河南宜阳县)人,生卒及仕履不详,曾师事张信民。张信民,字孚若,号抱初,渑池(今属河南)人,奋庸乃纪其生平事迹为年谱,即为该书。

  • 庸言知旨

    二卷。清宜兴(生卒年不详)撰。宜兴为清宗室,著有《清文补汇》。此书成于嘉庆七年二月。所谓“庸言”,书中所录,都是当时的口头问答语。满汉合璧凡二卷,每卷各六篇,每篇之中又各分若干节。语体从京师官话,各条

  • 唱经堂左传释

    不分卷。清金人瑞(1608-161)撰。人瑞字若采,号圣叹,长洲(今江苏苏州)人。自负其才,肆言无忌。尝言天下才子之书有六:一为《庄子》,二为《离骚》,三为《史记》,四为杜甫律诗,五为《水浒》,六为《

  • 格物图

    一卷。明孙丕扬(生卒年不详)撰。孙丕扬字叔孝,富平(今属陕西)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中进士。官至吏部尚书。此书分为四篇,一曰《格物图》,二曰《明物解》、三曰《原物辨》、四曰《人物镜》。其书原有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