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闽侯郭氏家集十三种

闽侯郭氏家集十三种

三十七卷。清末民初郭则沄(1881-1922)编。郭则沄,字啸麓,号蛰云,又号蛰园,别署遁圃老迂、龙顾山人、云淙花隐。室名栩楼、枕石楼、龙顾山房。原籍福建闽侯,生于台湾,长于北京。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进士。清末历任温州、处州兵备道员。辛亥革命后历任北洋政府总统府秘书长、铨叙局长、侨务局总裁。1922年退职后寓居天津,参加文学团体须社。十二岁即学诗,晚年更肆力为诗。何振岱称其前期之诗“流畅华赡若高岩出云,古涧飞湍,略无滞机涩响也”。后期之诗“变为幽渺,为沉郁,为激楚苍凉之音。又若策骑穷边,观落日平沙,不胜其怅惘”(《〈龙顾山房诗集〉序》)。著有《龙顾山房诗集》、《龙顾山房诗续集》、《龙顾山房诗余》、《龙顾山房诗余续集》、《龙顾山房骈体文钞》、《龙顾山房诗赘集》、《庚子诗鉴》、《庚子诗鉴补》、《十朝诗乘》、《红楼真梦》、《归德述闻》、《洞灵小志》、《洞庭续志》、《清词玉屑》等。此书乃则沄编其曾祖以次三世诗文等著作,刊以行世。前无总名,亦无序例,当系陆续付刊,尚未汇编为一帙。计收其曾祖柏荫诗文四种。祖式昌诗一种。叔祖传昌诗一种。其父诗文五种。柏荫,字远堂,所为诗原有刻本。此本为则法父所手录,与刻本颇有异同,复增录三十余首。式昌曾官于工部,复出官浙江。传昌,字子冶,尝官于广东,所为诗词,均不甚多。然式昌所作,颇富情文,兼饶福泽。曾炘,字匏庵,进士,历官礼部。并直枢要所为诗曰《匏庐诗存》、曰《匏庐剩草》、曰《再愧轩诗草》。其诗婉至,颇类元遗山,而沈厚又似顾炎武。又以读诗大小雅篇,感于事局之纷纭,及人情之险阻,撰为《变雅断章衍义》。复集儒者身心之学,散见于群籍者,编为《楼居偶录》。本集有十三种:《石泉集》四卷、《天开图画楼文稿》四卷、《口口言》六卷、《续口口言》四卷、《说云楼诗草》二卷、《惜斋吟草》二卷、《惜斋词草》二卷、《匏庐诗存》九卷、《匏庐剩草》一卷、《再愧轩诗草》一卷、《变雅断章衍义》一卷、《楼居偶录》一卷。有民国十八年(1929)郭氏刊本。

猜你喜欢

  • 鸡肋编

    三卷。宋庄绰撰,生卒年不详。庄绰字季裕,清源(今山西清徐)人,一说太原人。曾摄襄阳尉,并官于顺昌、澧州等处。他经历了北宋神宗、哲宗、徽宗、钦宗和南宋高宗五代,长期浮沉郡县,四处奔走,见闻广博,著述颇多

  • 释迦氏谱

    一卷。唐代释道宣撰。道宣生平事迹详见《四分律合注戒本》辞条。《释迦氏谱》一书,是道宣嫌其《释迦谱》十卷“过于详繁,不利于初学人等,并以为自可前修博观,非为后进标领,于唐代麟德二年(665)在西明寺册节

  • 高僧传

    十四卷。梁代释慧皎(497-554)撰。慧皎,俗姓氏不详,会稽上虞(今浙江省上虞县)人。他博通内外学。对佛教经律尤有研究。住会稽嘉祥寺(在今浙江省绍兴市)。每当春夏则讲说弘法,秋冬则专心著述。他还曾住

  • 平岳疏议

    一卷;平海疏议一卷;附平海咨文一卷;师中小札一卷。清万正色撰。万正色,号中庵,晋江(今属福建泉州市)人。由行伍起家,康熙间授陕西兴安游击。吴三桂反叛时,万正色在四川地区阻击,连破野狐岭及阳平关,后又收

  • 积较术

    三卷。清华蘅芳(详见《代数术》)撰。《积较术》为华蘅芳研究组合数学、差分理论的专著,写作年代不详。《积较术》卷一提出了一组内插公式,应用它们可求得所需精度的内插函数值,用以解高次方程,这组公式与十七世

  • 理学类编

    八卷。明张九韶(生卒年不详)撰。张九韶字美和,后以字行,《明史·宋讷传》附载张九韶传,即称张美和,清江(今属江西)人。元末累举不仕。明洪武三年(1370),荐举为县学教谕,迁国子助教,改翰林编修。致仕

  • 磵东诗钞

    十卷。清欧阳辂(1767-1841)撰。欧阳辂原名绍洛,字念祖,号磵东,湖南新化人。乾隆五十九年(1794)举人。后屡试不第。道光二十一年(1841)卒,年七十五。欧阳聪慧,九岁补县学生员,尚清贫。博

  • 闻喜县志续

    四卷。清陈作哲修,杨秀深纂。陈作哲详见光绪《闻喜县志斠》。此书性质与上两书不同,《闻喜县志斠》乃斠勘闻喜旧志讹误;《闻喜县志补》乃补乾隆三十一年知县李遵唐本之缺载者,追补其后。《闻喜县志续》光绪六年(

  • 毛诗单疏校勘记

    三卷。近人刘承干撰。承干字翰怡,浙江吴兴人。承干刻有《嘉业堂丛书》若干种行世。《毛诗单疏》即为其中一种,此书为杨守敬随使日本所访得。原藏日本东京竹添井井居士家。原书本四十卷,今本首七卷缺,只存自第八卷

  • 楚辞榷

    八卷。明陆时雍(详见《楚辞疏》)撰。明金北清参评。卷首为《自序》,金北清《楚辞榷条例》,司马迁《屈原列传》。目录顺序为:卷一《离骚经》,卷二《九歌》,卷三《天问》,卷四《九章》,卷五《远游》、《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