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可斋年谱
又名《陈文肃公年谱》,一卷。清陈辉祖等辑。谱主陈大受(1702-1751),字咸占,号可斋。湖南祁阳人,雍正十一年(1733年)进士,官至两广总督,卒谥文肃。此谱系辉祖等诸子所编,记仕历、家事及政绩等。谱前有范时绶序,陈辉祖跋及谱主墓志铭。此谱最早的版本是乾隆十七年(1752年)家刊本。光绪十六年(1890年)有素园刊《陈文肃公遗集》本。
又名《陈文肃公年谱》,一卷。清陈辉祖等辑。谱主陈大受(1702-1751),字咸占,号可斋。湖南祁阳人,雍正十一年(1733年)进士,官至两广总督,卒谥文肃。此谱系辉祖等诸子所编,记仕历、家事及政绩等。谱前有范时绶序,陈辉祖跋及谱主墓志铭。此谱最早的版本是乾隆十七年(1752年)家刊本。光绪十六年(1890年)有素园刊《陈文肃公遗集》本。
①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刘显功纂修。刘显功,字允公,汉军镶黄旗人,荫生,康熙三十四年(1695)官宜都知县。宜都县志创始于明成化间教谕赵友,续修于万历二十二年(1594)知县经世文,其书已久不传。
四卷。法国人田类思(生卒年不详)译。田类思为天主教士,同治年间任北京主教。起初,阳玛诺译《基督范》为华文,题曰《轻世金书》,已著录。嗣后续有译本,题名各异。此本亦其别译,书成于同治十三年(1874),
六卷。清戴宫华撰。是书为乾隆十年(1745)赵佑所刊。卷首有赵佑《书后》一篇,叙刊书的缘起。是书为赵佑的祖宗赵抃手录,题为西泠戴宫华先生著,名第都无可考。其书博采众说,间及徐肇侗、李卓吾诸人。原本系蝇
见《奚囊广要》。
无卷数。明蒋轶凡(生卒年不详)编。蒋轶凡,字季超,诸暨(今属浙江省)人。生平事迹不详。此书首载《伪三坟》和《乾坤凿度》,称之为“皇书”;其次载有《中天佚典》,伪托为五帝之言,因此称之为“帝佚”。书首有
二十四卷。明蔡汝楠(1516-1565)撰。蔡汝楠生平详见《说经札记》条。是集为蔡汝楠诗文集。凡二十四卷。其中诗七卷、文十七卷。为汝楠自己编定,由其门人朱炳如于嘉靖四十三年(1564)刊行。前有嘉靖二
二十卷。明孙维明撰,其子孙越续成。维明字克晟,江苏江宁人。该书多取宋元以来诸说,而不太考究古义。每节之下都敷衍语气,如同坊间讲章之式。孙越补入的各条以及引述其父之言,都有标志,但也没有什么深意。《四库
一卷。清代蒋曰豫辑。此书也是蒋侑石遗书之一。由于韩诗亡佚已久,采辑困难,往往费力寻来,经考证却并非韩诗。本书即多此例。书中《芣苢》一诗引《说文·系传通释》称“芣苢,木名,实似李”,这是王肃的说法,出自
二卷。清金正元增修,张子瀛、闻鹏龄增纂。金正元,宣统二年(1910)请补开通县知县,署承德县知县。张子瀛,留奉补用县丞。闻鹏龄,候选巡检附生。承德县,即今辽宁沈阳市,清康熙三年(1664)置。向来无志
二卷。清刘喜海撰。刘喜海,详见《长安获古编》条。本书分上下两卷,前有嘉定周其悫序,后有道光十八年张开福跋。卷首有凡例九条,上卷八十六绝,下卷一百一十四绝,共诗二百首。每诗之下,各附笺注。刘氏喜好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