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陈氏易说

陈氏易说

四卷。清陈寿熊撰。陈寿熊字献青,又字子松。江苏震泽人。于周易研究甚深。著述颇丰。除本书外,还有《周易集义》、《读易汉学私记》、《读易启蒙》、《周易正义举正》、《周易本义笺》等。全书四卷,卷一为上经,卷二为下经,卷三为系辞上下传、卷四为说卦序卦杂卦传,又有附录一卷。此书着重推衍虞翻的“变既济定”之说,进一步发展了虞氏易学,在方法上,于消息卦变之外,更多地采用了象覆,凡反复不变之卦,皆颠倒取象,故其结论与焦氏《易林》多相吻合。是具很高水平的易学著作。有光绪木活字本。

猜你喜欢

  • 纬萧草堂诗

    六卷。清宋至(1656-1725)撰。宋至字山言,晚号方庵。商丘(今河南商丘)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官翰林院编修,督学浙江、工诗。宋至为吏部尚书宋荦之子,承有家学,兼得王士祯之传。《四库全

  • 伏虎韬传奇

    二卷。清沈起凤(详见《报恩寺传奇》)撰。写轩辕生妇张氏奇妒,常威顺其夫,又集妇女授降服丈夫之法。轩辕生师马侠君故意送妾于张氏。张氏虐待此妾时,马劝轩辕生诈称应试避居他处,又设计取其妾令与生同居,又遣人

  • 云溪居士集

    三十卷。宋华镇(约1094年前后在世)撰。华镇,字安仁,会稽(今浙江绍兴县)人。生卒年不详。元丰二年(1079),进士及第,官至朝奉大夫、知漳州军事。其学术大抵以王安石为宗,且与蔡京、章惇等赠答往来,

  • 词话

    二卷。清毛奇龄(1623-1716)撰。毛奇龄生平见《仲氏易》条。据《西河合集·序》称:“此书本四卷,佚其二卷,不敢赝补,仅以半刊行。”由此可知此书为缺帙,并非完整。毛奇龄词作较优于诗,而且论词亦多有

  • 唐月令残卷

    一卷。唐明皇刊定,李林甫(?——752)等注。李林甫,小字哥奴,唐宗室,结厚惠妃,出任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封晋国公。他迎合上意,以固其宠,杜绝言路,以成其行,妒贤忌能,以保其产,屡兴大狱,以张其

  • 纷欣阁丛书

    十三种,七十八卷。清周心如编辑。周心如字幼海,浦江(今属浙江省)人,生平事迹不详。“纷欣阁”大约是编者书室名,因以为丛书名。所收十三种书为:宋朱熹《朱子周易参同契考异》,清许乃济、清王庆麟《左氏蒙求注

  • 古今小说

    四十卷。明冯梦龙(1574-1646)编撰。冯梦龙,字犹龙,又字子犹、耳犹,别署龙子犹、墨憨斋主人、姑苏词奴、香月居顾曲散人等。明代文学家、戏曲家。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崇祯年间贡生,曾任寿宁知县。

  • 唐人万首绝句选

    七卷。清王士祯编。据集前编者自序称,王士祯有感于洪迈《唐人万首绝句》的杂驳,及认为“唐三百年以绝句擅场,即唐三百年之乐府也。”于是编选此书。此书成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共七卷,距王士祯去世仅三年

  • 毛诗义问

    一卷。三国魏刘桢(?-217)撰,清马国翰辑。刘桢,东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字公干,东平(今属山东)人,为丞相曹操掾属。五言诗风格遒劲,语言质朴,在当时负有重名。有《刘公干集》。《隋书·经籍志》著

  • 书经集传异同商

    六卷。不著撰述人姓名。或云湘阴郭嵩焘著。此书以蔡沈《书集传》为主,而商其异同。如《尧典》“允恭克让”,蔡沈《书集传》认为“允恭”为一德,“克让”为一德。此书则引吕楠曰:“允,德之积也;恭,德之显也;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