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氏事迹、方氏事迹
各一卷。明刘文进撰。刘文进,生卒年未详。《韩氏事迹、方氏事迹》主要记述元末韩林儿、方国珍二家事迹。分年编载,略如纪事本末体例,书中所引吴朴、张时泰、邵相、周德恭诸人的论断,系之各条之下,凡是涉及诏诰、檄文、奏疏之类的文字、多跳行另写,有如民间流行的演义体,故从体例、格式及论断用语方面,有其失当之处。此书有两淮盐政采进本。
各一卷。明刘文进撰。刘文进,生卒年未详。《韩氏事迹、方氏事迹》主要记述元末韩林儿、方国珍二家事迹。分年编载,略如纪事本末体例,书中所引吴朴、张时泰、邵相、周德恭诸人的论断,系之各条之下,凡是涉及诏诰、檄文、奏疏之类的文字、多跳行另写,有如民间流行的演义体,故从体例、格式及论断用语方面,有其失当之处。此书有两淮盐政采进本。
十二卷。清觉罗石麟撰。石麟,正红旗人。由笔帖式官至江宁布政使。雍正五年(1727)迁山西巡抚。是书雍正初年官修,于五年告成,时石麟在任署名。是书卷一为盐池、禁垣,卷二为畦地、种治、渠堰、山泽、滩地,卷
二卷。英国合信(详见《西医略论》)撰,江宁管茂材(生卒年不详)笔述。此书前有咸丰八年(1859)合信自序。此书上卷专论病理,共二十六篇,论及血、脏腑等,后附各病病症。下卷列载方剂药品,其中以中土所产为
二卷。清王鑨(生卒年未详)撰。王鑨字子陶,号大愚,河南孟津人。明崇祯十二年(1639)以《礼经》夺魁。清顺治元年(1644)应试,授贡生,出任鹿城、昆山知县,后升刑部河南司员外郎。六十五岁死于家中。工
十卷。清高魁标纂修。高魁标,直隶河间府沧州(今河北沧州)人,岁贡,康熙三十八年(1699)任澄迈知县。旧志修于明嘉靖间教谕林堪,二修于万历间曾拱璧,三修于康熙十一年(1672)知县丁斗柄,此志为四修。
六卷,首一卷。清陶煦纂。周庄亦名贞丰里,元和县一隅,在苏州府城东南六十里,西南接吴江,东接松江青浦。此镇为明富人沈万三之故居,旧系村落,自沈氏始辟为镇。此志六卷,首一卷:卷一界域、水道、胜迹、物产;卷
七卷。清黄朝桂撰。黄朝桂,生卒年不详,生平事迹不详,仅知其为新宁(今广东台山县境内)人。这本书是他所撰写的《诗》、《书》古训补遗中的一种。编首有光绪十九年(1893)黄氏自序,称阮文达公《诗书古训》,
①十八卷,首一卷。清汤成烈修,尹希伊、徐伟纂。汤成烈,道光年间任缙云县候补知县。此志道光二十九年(1849)刻本。全书十八卷,首一卷,卷首为图。舆地志,目为沿革、疆域、坊署、乡都、山川。营建志,目为公
一卷。清陈世仁(1676-1722)撰。陈世仁字元之,号焕吾,浙江海宁人,系陈訏的族侄,好学工为文,精晓算学。康熙五十四年(1715)以进士入翰林后,即回乡不仕。《少广补遗》专论垛积之术,视垛积为少广
二卷。明汪绮石(生卒年不详)撰。汪绮石,事迹不详,据其门人为此书所作序言,当为明末人。此书上卷论虚劳诊断、病原、治证。下卷论虚劳之证病机、方药等。书中提出虚有三本,即肺、脾、肾。前人治虚,李东垣主张补
八卷。明骆日升(?-1621)撰。骆日升,字台晋,福建泉州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进士。官至四川布政司参政,奢崇明叛变,骆日升抗节被害,赠光禄寺卿。著有《骆台晋文集》八卷。日升因节义显著,故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