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韶州府志

韶州府志

①十八卷,清唐宗尧修,秦嗣美纂。唐宗尧,满洲镶黄旗人,康熙二十二年(1683)由宝庆丞晋韶阳郡守。旧志始于明嘉靖间符锡创修。旧志宋以前已无考,唯元王方贵、方玭二书,但略而不详,散而不统。此志郡守唐中尧奉院行纂修省志,先檄郡县互相参补,于是韶州属六县,各具成书以报,有遗必录,无征不彰,纪政纲教,文物山川,兵农钱谷,草木昆虫,条分缕晰,郡志综其成,一复加核校,六县之志书,遂成一郡之大观。《韶州府志》康熙二十六年(1687)刻本。全书共十八卷,分为:方域志、营建志、财用志、职官志、名胜志、人物志、艺文志、新续编入艺文、俱新编正共八门。此志以旧志为基础,续王方贵著百余年之后史事,体例略有变动,稍加补充修订。唐张九龄、宋余靖、明陈璘,柳宗元的南华六祖大鉴禅师碑铭,刘禹锡的六祖大鉴禅师第二碑,徐浩、张文献的公神道碑铭,欧阳修、余襄公神道碑铭,喻政的《陈大将军传》,具载艺文志中。② 四十卷,清林述训、额哲克修,单兴诗、欧樾华纂。额哲克,满洲正红旗人,进士,同治八年(1869)韶州知府。单兴诗,连州(今广东连县)人,曾任江西临江知府。唐宗尧于康熙间修《韶州府志》后,逾二百多年,沿革变迁,人物宜增,同治间郡守额哲克恐年久事洇,拟修郡志,聘韶州相江书院山长单兴诗总纂,欧樾华主笔,设局纂修郡志。历七月志稿就绪,额哲克调任,新任知府张作彦综核缮本,欧樾华重加校正,数月定稿。分巡南韶连兵备道林述训作序。成志于同治十三年。《韶州府志》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全书四十一卷,为首卷、训典、历代沿革表、职官表、选举表、舆地略、建置略、经政略、武备略、古迹略、宦迹录、武功录、谪宦录、列传、艺文、杂录十五门。此志以旧地图为底本,合《广东通志》、《图说》两书,详加校订,以定图式,复遵《清一统志》,辨浈水、武水、东江、浈江来源,考《武溪集》,辩大峒山、仙人石室所在处,更正图位,山之位置入通志,水之脉络入图说。艺文备载书目,分别存佚。山川古迹,名人题咏,碑铭序记,分注各门,凡所征引,注所自出。其志征引之博、考证之详,远胜旧志,乃善本。此后新修方志,多从此。

猜你喜欢

  • 商子校本

    五卷。清孙星衍(1753-1818)等校。孙星衍,字渊如,江苏阳湖人。乾隆五十二年(1787)中进士。有《孙氏周易集解》、《商子校本》等。《商子校本》是孙星衍等人结合明代流传下来的多种版本的《商子》校

  • 青门集

    三十一卷。清邵长蘅(1673-1704)撰。邵长蘅,一名衡,字子湘,别号青门山人,江苏武进人。天性颖悟,读书目睹数行,十岁补诸生,因事除名,束发能诗,弱冠即以诗和古文辞闻名于世。康熙年间客游京师,和施

  • 嘉定四先生集

    八种,八十七卷。明谢三宾编。谢三宾字象三,浙江宁波人。生卒年不详。丛书为明崇祯年间,谢三宾做嘉定县令时所刻,收四人著作八种:唐时升《三易集》二十卷、娄坚《学古绪言》二十五卷、《吴歈小草》十卷、李流芳《

  • 像象管见

    九卷。明钱一本(生卒年不详)撰。一本字国瑞,武进(今江苏武进)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官至福建道监察御史,因直言被罢归。天启(1621-1627)初追赠太仆寺卿,事见《明史》本传。钱氏研究六经

  • 常变通考

    三十卷。朝鲜柳长源撰。柳长源字叔远,号东岩,全州人,生卒年不详。此书按顺序目录如下:《通礼》、《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乡礼》、《学校礼》、《国恤礼》、《“家礼”考疑》。此书以朱子《家

  • 屺云楼集

    三十二卷。清刘存仁(1804-1880)撰。刘存仁,初名炯,后改炯甫,福建闵县人,道光举人,官至甘肃秦州知州。是集有《诗初集》八卷,《诗二集》四卷,《诗三集》四卷,《诗经口义》二卷,《文钞》十二卷。刘

  • 后渠庸书

    一卷。明崔铣(见《士翼》)撰。此书为作者的笔记汇编,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如论春王正月为周正;《易》不本于《先天图》;宋代人说古事多以其意忆之。所论多无门户之见,然而诸条皆见于作者所著的《士翼》一书之中。

  • 辽夷略

    一卷。明张鼐撰。张鼐字世调,号侗初,明代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县)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迁司业。天启(1621-1627)时屡迁少詹事,陈言十事,语斥近习,遭魏忠贤忌恨,擢

  • 启札青钱

    十八卷。不著撰者姓名。所载手书正式。一曰具礼、二曰称呼、三曰叙别、四曰瞻仰、五曰即日、六曰时令、七曰伏惟、八曰燕居、九曰神相、十曰尊候、十一曰托庇、十二曰入事、十三曰未见、十四曰祝颂、十五曰不宜。亦近

  • 山林清气集

    一卷。《续集》一卷。元释德净撰。德净字如镜。生卒年未详。,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泰定天历间曾与仇远、冯子振,白珽诸人游。其诗皆五七言律体。续集共诗七十六首,而咏物者达五十三首。格调皆浅弱。末有附集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