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风俗通义逸文

风俗通义逸文

一卷。清钱大昕辑。钱大昕生平事迹详见《廿二史考异》。东汉应劭撰有《风俗通义》一书,《隋书·经籍志》载其书三十一卷,注云录一卷。马总《意林》亦云三十一卷。《新唐书》和《旧唐书》则作三十卷,当未将录计算在内,说明原书至少为三十卷。宋王尧臣《崇文总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等书皆作十卷,与今本相同,说明其书已散佚二十多卷。钱大昕遂从群书中搜辑逸文,撰成此书。此书主要从《匡谬正俗》、《史记索隐》、《通典》、《通志》、《容斋随笔》、《初学记》、《太平御览》、《艺文类聚》、《文选李善注》等书引录中录出,皆为十卷以外遗文。后孙志祖、卢文弨又重加订补,虽未能尽复其旧,但碎金断璧,仍然可珍。原书三十卷,各有篇名,今十篇以外,篇名亦随其书而亡佚,钱大昕据《太平御览》、《汉书·五行志》考得论数、灾异两篇名,将论数、灾异逸文隶于其下,又据《史记集解》、《广韵》称应劭“氏姓”篇,将论氏姓逸文入其篇。其余篇名未考出,逸文无所分隶,只好以义近者为次,如集音声佚文,题曰音声篇等。考苏颂《校正风俗通义序》云:“十篇之外,其余篇名之见于《意林》(今本《意林》无)者,曰心致、曰古制、曰阴教、日辨惑、曰析当、曰恕度、曰嘉号、曰秽称、曰恃遇、曰姓氏、曰讳篇、曰释忘、曰辑事、曰服妖、曰丧祭、曰宫室、曰市井、曰数纪、曰新泰、曰狱法,凡二十目,合之今存十篇,适得三十之数”(转引自《续修四库全书提要》)。篇名中无论数、灾异、音声等篇名。《太平御览》所引论数篇,当为数纪篇,钱大昕据《汉书·五行志》增灾异一篇当误,音声篇纯为按义所加。又宋唐慎微《经史证类本草》等书引用《风俗通义》之文,未能采入,稍有遗憾。《续修四库全书提要》著录钱大昕《风俗通义逸文》一卷、《风俗通义佚文》不分卷二书,据内容分析,当为一书,重复提要,今作一书处理。今有《嘉定钱氏潜研堂全书》本。

猜你喜欢

  • 左传条贯

    十八卷。清曹基撰。基字德培,晚号玉坡老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此书前有康熙五十一年壬辰(1712)曹氏自序,知书成于是年,时基年已七十余岁。其书共十八卷,大体上仿《国语》之例,将春秋史事分国类叙。一

  • 有兰书屋存稿

    四卷。清石球(约1766年前后在世)撰。石球字鸣虞,嘉定(今上海)人,生卒年均不详。石球工诗,其近体诗颇有风致,而骨格未坚。徐树绅序称球自评生平踪迹,少所涉历,无瑰伟奇特之观,故亦罕沈博绝丽之作。该书

  • 修本堂丛书

    十种,九十二卷。清林伯桐编辑。林伯桐字桐君,一字月亭,番禺(今广东广州市)人。嘉庆六年举人,会试未第,拣选为知县,不久改为教职,道光中任肇庆府、德庆州学正,卒于任上。其人砥行清醇,持身端谨,曾被阮元推

  • 春秋大成

    三十一卷。首《图考》一卷。明冯如京汇纂。如京字秋水,一字紫乙,代州(今山西代县)人。顺治拔贡,授永平知府,累迁广东左布政使。著有《秋水集》。《春秋大成》一书汇辑诸家《春秋》解说,经传兼备,与《四书》互

  • 秀山志

    十八卷。清陈罽撰。陈罽,字如亭,安徽贵池人。秀山距池州府城西七里。山峰峻峭,岫壑玲珑。望之蔚然而深秀。《秀山志》贵池先哲遗书本,共十八卷。首图。次古迹。次实录。次封制。次兴修。次传记。次艺文。次诗集五

  • 陈竹山文集

    四卷。明陈诚(约1407前后在世)撰。陈诚,字子实,吉水(属江西)人,生卒年不详。洪武二十七年(1394)进士,授行人,永乐中哈里入贡,诏送使臣还国。陈诚因此遍历哈里等十七国,后官至右通政。著有《使西

  • 厌次琐谈

    一卷。明刘世伟(生卒年不详)撰。刘世伟,字宗周,阳信(今山东省阳信县)人。明嘉靖中官宁州同知。此书杂取古人说部而加以评论,其见识颇浅,甚至载有一些如宋江诱柴进为盗之事等俚俗附会之说。书末附有《谈后》二

  • 西康建省记

    三卷,民国傅嵩炢编,傅嵩炢字华峄。其诸生时随川督赵尔丰西征,不数年游擢至驻藏大臣。《西康建省记》民国元年(1912)铅印本。全书三卷,首载为西康全省舆图序;第二为建省记序;第三为宋育形序;第四为凡例;

  • 古城集

    六卷。《补遗》一卷。明张吉(1451-1518)撰。张吉字克修,号翼斋,亦号默庵,晚号古城,江西余干人。成化十七年(1481)进士,官至贵州左布政使。著有《古城集》。此集为清康熙三十年(1691)杨枪

  • 寒松堂集

    九十二卷。清魏象枢(1617-1687)撰。魏象枢,字极环,号昆林,又号庸斋。蔚州(今属河北)人。崇祯年间举人,顺治三年(1646)进士。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尚书,后因病告归。卒谥敏果。魏象枢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