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卷。《外集》一卷。《附录》一卷。《诗集》五卷。《遗书》三卷。清方东树(1772-1851)撰。方东树,字植之,安徽桐城人。主治经史。受学于姚鼐,为桐城派作家,以反汉学为旗帜,极力宣扬程朱理学。曾谓
一卷,英国哲分斯(生卒年不详)撰,英国艾约瑟(生卒年不详)译。哲分斯著有《富国养民集》,艾约瑟有《华语考源》,已著录。《辨学启蒙》,是近代西学中的伦理学著作。惜清光绪十二年(1880),艾约瑟始将哲分
一百九十卷。清毛奇龄(1623-1716)撰。毛奇龄,又名甡,字大可、齐于,号西河,浙江萧山人,康熙时举荐鸿博,授翰林院检讨,充《明史》纂修官,后辞归田。通经史、善诗文、工音律。著述颇丰,有《古文尚书
二卷。清汪薇辑。汪薇字辱斋,广东新安(今宝安)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谁谓诗之作非以明伦,而伦之外又别有诗呢?”作者以“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五伦为纲而采其诗之有合于此者辑为一编,略为批示
十三种,七十八卷。清周心如编辑。周心如字幼海,浦江(今属浙江省)人,生平事迹不详。“纷欣阁”大约是编者书室名,因以为丛书名。所收十三种书为:宋朱熹《朱子周易参同契考异》,清许乃济、清王庆麟《左氏蒙求注
一卷,附《文献私记》一卷。清邱宪(生卒年不详)编。邱宪,原名崧生,字啬庵。其家族自明初由明州(今浙江宁波)迁居江苏淮安县,至宪已五十五世,历代门弟颇盛,擅文笔有著作者近四十人,因历经河患、兵乱,文稿亡
三十六卷。明王鏊(1450-1524)撰。王鏊字济之,号震泽,江苏省吴县人。成化十一年(1475)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侍讲、谕德、少詹、兼侍讲学士,擢吏部侍郎,累官至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谥文恪。
一卷。作者不详。《千顷堂书目》将是书列在朱统《牡丹史》之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编撰者怀疑是书也出自朱氏之手,但没有确凿证据。朱氏的生平事迹也不可考。记载亳地的牡丹,从薛蕙开始,记载亳地牡丹的历史从薛
十卷。《补遗》一卷。唐韦庄(836-910)撰。韦庄,字端己,杜陵(今属陕西)人。少孤,家贫力学,工诗,尤善长短句。乾宁元年(894)进士第,授校书郎。转补阙。后仕蜀王建,至吏部侍郎同平章事。《文献通
十四卷,末一卷。清钱闻震修,陈文焯纂。钱闻震,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曾任奉化县知县。陈文焯字见三,安州人,廪贡出身。奉化,光绪四年始设县治,向无志乘。此志实为创修。钱闻震宰奉化县后,欲修县志,光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