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鹤林玉露

鹤林玉露

十六卷。南宋罗大经(约1195-约1252)撰。罗大经字景纶,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生平事迹不详。据书中所记,只知道大约生于宋宁宗初年,死于宋理宗淳祐末年以后。少年时曾就读于太学,嘉定十五年(1222)乡试中举,宝庆二年(1226)登进士第。曾做过容州法曹掾、抚州军事推官等,后受朝廷矛盾纷争牵累,被劾罢去官。自谓“闲居无营,日与客清谈鹤林之下,或欣然会心,或慨然兴怀,辄命童子笔之,久而成编”(《鹤林玉露》序)。取杜甫诗“爽气金天豁,清谈玉露繁”之意,定书名为《鹤林玉露》。此书分条记事,体例在诗话语录、小说之间,其宗旨亦在文士、道学、山人之间,大体详于议论而略于考证。书中所引多朱熹、张栻、真德秀、魏了翁、杨万里之语,又兼推陆九渊。极称欧阳修、苏轼之文,谓司马光《资治通鉴》为虚费精力,何况吕祖谦《文鉴》。书中所记多为耳闻目睹,议论多关经国大事,颇为可取。如,“高宗眷紫岩”条,谓高宗对张浚十分宠信,对世传高宗晚年不满于张浚提出异议;“中兴讲和”条,记载宋孝宗锐意恢复未能实现事;“白羊先生”条,记载光宗时的一次未遂政变;“绍熙内禅”记载君臣逼光宗退位、拥立宁宗事;以及“邓友龙使虏”、“官省钱”、“税沙田”、“经总钱”、“庐陵苗盐”、“广右丁钱”、“老卒回易”、“民兵”、“养兵”、“告命”等条记载,皆可补史传之缺,或互相参证。书中还记载了不少文人逸事及见解精辟的诗话,对研究古代诗论的发展多有裨益。明代叶廷秀曾专门从《鹤林玉露》中辑出近四十条诗话,编成《诗谭续集》。书中亦偶有自相矛盾处,如引张栻之说,谓词科不可习;又引真德秀之说,谓词科当习等。今传本不一,主要有十八卷本和十六卷本两个系统。十八卷本分甲、乙、丙三编,每编六卷,主要有日本庆安本、日本宽文本和明活字本、明陆师道钞本等,《宋人小说》本也作十八卷。十六卷本不分编,主要有《四库全书》、《稗海》、《笔记小说大观》、《丛书集成初编》等丛书本。十八卷本比十六卷本多出四十余条。此外,还有《说郛》节本,《旧小说》收入九则。1981年,王瑞来以日本庆安十八卷本为底本,参以日本宽文本、明活字本、明陆师道钞本、明谢天瑞校本、王叔承校本、南京都察院刊本、小字本、《稗海》本、清进修书院本以及《说郛》、《永乐大典》、《宋史》、宋人文集笔记等书,重新点校,中华书局于1983年出版,是目前最好最为通行版本。

猜你喜欢

  • 家则

    一卷 野志 一卷。明徐三重(详见《牖景录》条)撰。此书均为贻训子孙之语。家则为其所立规条,每条之后间引古人嘉言善行以证明之。其言酌乎古今之间,如丧礼不得用僧道,而得用纸钱、纸锭之类等。《野志》分十六篇

  • 政监

    三十二卷,明夏寅(生卒年不详)撰。夏寅字正夫,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正统年间考取进士,授为南京吏部主事,累进浙江右参政、山东右布政使,于弘治初年辞官归家。夏寅历仕数十年从未淹屈降志,《明史》载其“

  • 李提摩太传

    一册。英国苏特尔撰,英国梅益盛、山东周云路合译。李提摩太于同治九年(1870)来华,民国五年(1916)返回英国,居中国四十余年,创设山西大学堂,主持广学会等,皆其一生显著事迹。另撰译不下百种,对戊戌

  • 汉阳府志

    ①十卷。明刘汝松等修,朱衣纂。朱衣,字子宜,汉阳人,明正德十五年(1520)进士,官江南道监察御史。文渊阁书目新志收有《汉阳府志》在永乐间修。宣德间知府王静曾修辑,其书不传。嘉靖二十五年(1546),

  • 薛氏医案二十四种

    见《薛氏医案》。

  • 序芳园稿

    二卷。明赵伊(约1545前后在世)撰。赵伊,字子衡,浙江平湖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二十年(1592)进士,官广西按察副使。本稿共二卷。为其甥沈懋孝所选,附有刘子伯的评点。其诗时有清新通脱之气,却酝酿未

  • 独醉亭集

    三卷。明史谨撰。史谨,字公敏,一作公谨,自号吴门野樵,江苏昆山人,生卒年不详。史谨少从倪赞、高启游,善丹青、能诗文。洪武初以事谪居云南。后洪武三十一年(1398)经王学士推荐为应天府(今南京)推官,不

  • 雅似堂文集

    十卷。《诗集》三卷。明文德翼(约1649年前后在世)撰。文德翼,字用昭,江西德化人。生卒年均不详。崇祯七年(1634)进士。授嘉兴推官。著有《宋史存》等。是集为文集十卷,诗集三卷。德翼人品清逸,而学问

  • 六书通摭遗

    二卷。清毕星海(生卒年不详)撰。星海字崑源,海盐(今属江苏)人。其祖父宏述辑有《六书通》,盖本闵齐伋《六书通》之意,集三代秦汉篆法,以《说文》之字为标首,下列古文、籀文以及鼎彝符印。其体例与《金石韵府

  • 弈史

    一卷。明王稚登(生平见《吴郡丹青志》)撰。此书历述古来弈品,叙述很简洁。书末附辨论一则,驳诸书附会神奇之说,也颇中于理,此书《四库全书总目》收入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