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鹰论

鹰论

二卷。意大利利类思(1606-1628)纂译。利类思,意大利传教士,1637年来华,译有《超性学要》等书。清初康熙年间,朝廷统治者仍沉缅于关外的马背生活,养鹰放鹞,驰骋狩猎,视为故常。当时清圣祖玄烨(即康熙帝)曾询问耶稣会教士西方训养鹰鹞之情况,利类思闻之,乃作《鹰论》二卷进呈皇室,故此书又名《进呈鹰论》,专论鹰鹞的训养调教、饮食疾病等项。上卷共二十条,专论鹰之训练。上卷条目为:论鹰,佳鹰形像,性情,养鹰饮食,教习生鹰,教习鹰认识司习者声音,教习勇敢,教习认识栖木,教习抓鸡,教习抓水鸭,教习向上飞行,教习逐雀而不前栖于树者,教习喜息于栖木,教习肥懒之鹰,鹰远飞叫回,远方之鹰,神鹰,入而发儿觉鹰(一种鹰名音译),山鹰形像、楕子鹰。下卷专论治鹰病的方法,亦分二十条:论鹰致病之由,治发热之病,治头上筋缩,治头毒,治头晕,治伤风流眼泪鼻涕,治鹰眼朦胧不清,治鹰口疾,治鹰气哮喘,治吐食,治生虫,治鹰独另有本虫,治脾胃杂病,治鹰肝之病,治鹰脚爪,治流火,治大小腿骨错,治大小腿破损,治受伤,治生气。二卷之后附《论鹞》一篇,共分六条:佳鹞形象,鹞子性情,教鹞子抓鸡,鹞子饮食,保存鹞子,除鹞子疾病。附论编制与体例与《鹰论》相同。其实训养鹰鹞进行狩猎,在中国已有很长的历史,但将鹰鹞训养治病编成书的,还推利类思此书为最先。书中各条教习训养之法,与中国传统方法基本相同,这两者之间关系如何,因缺乏资料,故无法推断。《鹰论》成书于康熙十八年。所传的旧钞本为残本,附论仅存四条,后两条已佚。幸得《图书集成》中禽虫典第十二卷完全地保存了利类思的《鹰论》及其附录,并于附录第六条“除鹞子弊病”之后又增添了两条:治鹞之病,试鹞子是否有病。可据此补足旧抄本之缺。有旧抄本及《图书集成》本。

猜你喜欢

  • 龙皋文集

    十九卷。明陆简(1442-1495)撰。陆简,字廉伯,一字敬行,号治斋,别号龙皋,武进(今江苏常州市)人。明成化二年(1466)进士,授编修,官至少詹事兼侍讲学士。著有《龙皋文集》。是集为陆简文集。凡

  • 右文说在训诂学上之沿革及其推阐

    沈兼士著。是编先总论右文说源流,次评述近代各家右文学说,最后推阐右文说理论及其应用。是编对右文说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比较深入的理论探讨,是一部重要的训诂理论著作,影响很大。有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 纲常懿范

    十卷。明周是修(1353-1402)撰。周是修初名德,字是修,后以字行。泰和(今江西省泰和县)人。洪武末,举明经,为霍丘训导。建文年间为衡府纪善,留京师,预翰林纂修,好荐士,陈说国家大计。燕王朱棣兵攻

  • 司马法直解

    一卷。明刘寅撰。刘寅所注兵书皆名曰《直解》,《尉缭子直解》、《黄石公三略直解》有著录。刘氏注此书缘起,其自序云:“是书言辞古简而义深,中间又有阙文误字,儒家多不经意,学者由是不得其说,今姑为之《直解》

  • 觉世名言

    见《十二楼》。

  • 王氏家藏集

    六十八卷。王廷相(1474-1544)撰。王廷相,字子衡,仪封(今属河南)人,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选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因忤中官刘瑾等屡被贬谪。嘉靖中,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后累官至左都御史

  • 镜光缘

    清徐爔撰。徐爔,生卒年不详,字鼎和,号榆村,又号种缘子,江苏吴江人。清乾隆年间戏曲作家。祖父徐釚,康熙间举博学鸿词,以诗词著名于世。其父是著名的医学家兼戏曲理论家,虽长于医,然亦有文誉。所著《乐府传声

  • 孔北海集

    一卷。汉孔融(153-208)撰。孔融字文举,鲁国(今山东西南)人。孔丘二十世孙。建安七子之一。少慧,性孝友,好学博览。年十岁,见李膺,膺与宾客均奇之。独太中大夫陈韪讥他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他

  • 朱子四书语类

    五十二卷。清周在延编。在延事不详。该书取《朱子语类》中《四书》诸卷刊行,无所损益,亦无考订发明。

  • 补侍儿小名录

    一卷。宋王铚(生卒年不详)撰。王铚字性之。汝阴(今安徽省,阜阳县)人,故自称汝阴老民。大约宋钦宗靖康年间在世。绍兴初年诏给札奏御,为枢密院编修官。曾撰《七朝国史》,但书竟不传。还著有《云溪集》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