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欽
【源】 藏族姓。唐时松赞干布吐蕃王朝建立后,给有功之臣分封世袭之领地和封号,子孙以领地名为姓,有丁钦氏(170)。
【源】 藏族姓。唐时松赞干布吐蕃王朝建立后,给有功之臣分封世袭之领地和封号,子孙以领地名为姓,有丁钦氏(170)。
读音:Huānsī【源】 流求(自东汉至元,对台湾的称呼)国王姓欢斯,见《太平寰宇记》(11,24,60)。历史上极罕见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引《太平寰宇记》云:“琉球国王姓欢斯,
读音:chì lì【源】 吐谷浑酋长有此姓,见《魏书》(60,62,63)。历史上鲜卑族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据《魏书》云: “吐谷浑酋长之姓。”吐谷浑,我国古代西北地区的一个民族,为
读音:Yùlóng【源】 系自祁姓。陶唐氏之孙刘累事夏王孔甲,学扰龙于豢龙氏,夏后嘉之,赐姓御龙氏,见《风俗通》(1,6,7,12,17)。【人】 御龙君,汉时侍御史(6)。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
读音:Jǐng【综】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ā fú gān【源】 阿伏干,原为蠕蠕别部,居阿步干山,在今甘肃皋兰南50里,因步、伏古声近似,译言互用,该部落居此山,因以为号,后遂氏焉(70)。【变】 ①北魏时改阿伏干氏为阿氏,见《魏书·
读音:Yòu【源】有国曰颛顼,生伯服,食黍,有鼬姓之国,见《山海大荒南经》(25,60,62)。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 《山海经·大荒南经》曰: “有国曰颛顼,生伯服,食黍,有鼬
读音:lüè【源】 ①系自姜姓。春秋时姜太公之后有略氏(21,60,62)。②北魏孝文帝时改拨略氏为略氏(17,60,62)。亦见《姓苑》(7,9,17)。【变】 一作〔畧〕(12,62)。【望】 零
读音:Wūguǐ'nà蒙古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蒙古族》 收载。后或改为单姓“杨”。盖“乌古纳”之汉意为“羊”,遂或取其汉意“羊”之音,谐以汉姓 “杨” 而得。
读音:Gùxiānɡ【源】 太昊伏羲氏之裔,巴子有五子,为五姓,巴、樊、瞫、相、郑,世居武落山。有赤黑二穴,巴氏居赤穴,四姓居黑穴。专有君长,共立巴氏子务相,是为廪君,徙居夷城,其后有顾相氏、务相氏(
读音:Liú【源】见《姓苑》(15,21,63)。【变】一作〔〕(21)。《姓氏词典》引《姓苑》收载,未详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