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乙旃

乙旃

读音:yǐ zhān

【源】 ①北魏时高车部(即铁勒,汉时称丁零)有十二姓,其第三姓为乙旃氏(27,60,70)。②鲜卑人姓。北魏献帝以叔父之后为乙旃氏(7,9,12,21)。【变】 北魏孝文帝时改乙旃氏为叔孙氏(9,12,17)。【人】 乙旃音埿,东晋十六国时西秦大单于乞伏国仁之左丞相(7,21,27)。乙旃达宫,北魏恭帝时人,蠕蠕族,见《周书》(242)。


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①或出自鲜卑之拓跋姓。郑樵注云:“后魏《官氏志》:献帝命叔父之裔为乙旃氏。是为十姓。见《长孙氏谱》; 孝文改为叔孙。”② 《姓氏考略》注云: “高车十二姓三曰乙旃氏。”

西秦有乙旃音埿,乞伏国仁之将,又为左相。

猜你喜欢

  • 读音:Yùn/Yunn【综】 源出不详。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新编千家姓》(73)。

  • 豁羅剌思

    读音:Huòluólásī【综】元时人姓。薛赤兀儿,豁罗剌思氏,元太祖称汗,授保兀儿赤,后为必阇赤,见《蒙兀儿史记》、《新元史》(399)。

  • 官散

    读音:Guānsàn【源】 佤族姓。世居云南西盟中课寨(160)。

  • 褚阮

    读音:Chǔruǎn【综】 系由褚、阮二姓所合成。台湾高雄有此姓(68,261)。

  • 市南

    读音:shì nán【源】 春秋时楚国熊宜僚,居市南,后裔以所居为氏(6,7,17,60)。熊宜僚为楚之勇士,善弄丸,曾助楚败宋师(62)。【望】 楚郡(17,418)。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

  • 魯旦巴

    读音:Lǔdānbā【综】源出不详。或系台湾土著姓。台湾台北有此姓(68,261)。

  • 允戎

    读音:Yìnróng【源】 西羌部族有允戎氏,系允格之裔,见《姓考》(17,62)。以族名为氏,参见允氏。《姓氏词典》 收载并注此音,其据 《姓考》注云: “西羌姓。以部族为姓氏。‘允格之裔,西羌

  • 读音:Xūn【源】见《姓苑》(15,21,62)。罕见姓氏。《中国姓氏大全》引 《中国姓氏集》收载;《姓氏词典》引《中国姓氏汇编》亦收,未详其源。

  • 駒于

    读音:Jūyú《姓氏词典》 引 《汉书》 收载,未详其源。“汉代有驹于利受”。

  • 读音:diào【源】 源自芈姓。春秋时楚鬻熊之后有訋氏(15,60)。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音 ‘吊’。”《潜夫论》:“芈姓之裔有氏。楚鬻熊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