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Dòumén【源】 舜后有斗门氏,见《路史》(60)。一说,春秋时陈斗父之后,见《世本》(4,6,7,17)。【变】 亦作〔门〕(9)。【人】 斗门阳,春秋时楚大
读音:zǐ jǔ【源】 系自妫姓,春秋时陈烈子生子沮舆,后为子沮氏(4,21,60)。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妫姓,陈桓公生子舆,为子沮氏。”此以字为氏,系出妫姓。
读音:chí商贤人迟任之后,望出太原。(见《风俗通》)后魏尉迟氏,后改姓迟。(见《魏书·官氏志》)▲<明>迟大成,莱阳人,江都令。<清>迟维坤,聊城知县。
读音:Hǎnjiān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引 《后汉书》有载, 其注“罕幵”云: “《后汉书》幵氏, 西羌姓。”《郑通志·氏族略》作“罕井”;或作“函井
读音:Lèshì景颇族姓氏。瓦切娃时二十六大姓之一。瓦切娃,乃世袭山官之子。《中国人的姓名·景颇族》收载,未详其他。
读音:Chángjiā【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巴林(23,63,260)。【人】 清正白旗满洲护军关保德之妻为常佳氏(260)。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巴林地方,为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读音:bù yí【源】 春秋时宋微子之后有不夷氏,见《路史》(60,62)。春秋时宋大夫不夷甫须之后,见《世本》(60)。不夷系宋大夫采邑,因邑为氏,见《姓谱》(17)。【变】 或作不苐,亦作不茅(4
读音:Wūlū【源】 ①清满洲八旗姓。凡四派,出乌喇(一作乌拉)、叶赫、阿库里、扎库木等地(23,63,180,260)。源自金时女真人吾鲁氏。②清时副都统布恕库,本姓温彻亨氏,太宗文皇帝赐姓乌噜氏(
读音:Túlǔgé元代“色目人” 姓氏。为元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收载;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译作“秃鲁花”。
读音:Yī'nán《姓氏词典》 引 《唐书》 收载,其注称: “唐有伊难珠。”未详其他。